今年夏天适合穿什么,今年夏天穿什么最流行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4-08-04 04:15:45

不少人有个共识:夏天越来越热了,连家里从前只开电扇的老人、长辈,现在也忙不迭开启了空调,家家都一样。不过,在“外出时如何防热”这个话题上,大家却很难达成一致。

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随季节和气温增减衣服:冬天多穿,夏天当然要少穿;有人则把自己牢牢地包裹在防晒衣中,全身上只露个眼睛。而疑问也就来了:穿这么多不热吗?

实际上,人们惯性意识里的“穿得越少越凉快”可能并不成立。

穿得越少越凉快?

先说结论:夏天穿得少不一定更凉快。虽然穿得少可以减少衣物对身体的包裹,从而增加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散热。但也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外界温度低于人的体表温度(36°C 至 37°C 之间),且阳光相对温和,的确会穿得越少越凉快;而当外界温度高于人的体表温度,且阳光比较毒辣,穿得少的人可能比穿得多的人还容易中暑

今年夏天适合穿什么,今年夏天穿什么最流行(1)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里要引出一个知识点——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四种: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

许多人小时候都曾在炎炎夏日时打开冰箱门,接着靠近冰箱内侧,来获取一些凉意。这其实,就是辐射散热,它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较冷物体。辐射散热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形式,一般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有效散热面积,二是体表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差。

当外界温度较低时,人体会向外散热,衣服穿得少也就意味着有效散热面积大,自然会觉得凉快。但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人体不但很难通过热射线的方式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今年夏天适合穿什么,今年夏天穿什么最流行(2)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时,衣服的作用就来了:可以帮助人体吸收辐射。曾有一项实验,人偶穿着衣服时吸收到的辐射最多会降低到 60%,若是专业性衣服,隔热的比例还会提高到 80%。

不止如此,高温场合下衣服的作用,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论证:有人对比了两组参与实验的工作者,高温天气下,不穿衣服的人会因体温太高导致劳动能力下降,而穿着衣服的人劳动能力则相对较高。

在出门之前,不如先看一下实时气温,再决定是要增添还是删减衣物。虽然我们已经明白,在夏日,为了隔热,要注意气温高于体表温度时多穿衣,反之则少穿衣,但怎样穿衣服、穿什么样的衣服同样很重要。

夏季在外,如何选择穿着?

上面我们提到过,人体还有三个重要的散热方式: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衣服材质的选择,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效果。

以上三种散热方式,共同决定了亚麻、真丝和棉织品等吸湿性好、透气程度高的天然纤维制品是最适合夏季衣服的材质。

今年夏天适合穿什么,今年夏天穿什么最流行(3)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几种材料的密度较低,可以帮助皮肤快速散热,而棉、毛等纺织品的密度则比较高,不但是热的不良导体,还会影响汗液的蒸发。同时,亚麻、真丝等天然纤维制品较为轻薄,可以加快对流散热,棉、毛纺织品往往比较厚重,风可能是很难吹起来的。

夏季穿衣可参考以下几点:

面料材质上,夏季宜穿亚麻、真丝材质的面料,薄款的棉质面料、精纺薄款羊毛面料也是不错的选择,吸湿透气性都很好;在运动的时候,建议选择速干类的面料,加快汗液蒸发。

面料结构上,建议选择针织面料,针织面料的空隙相比较梭织面料较大,透气性更好。

服装版型上,推荐选择宽松的版型,面料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层足够大,可以增加空气对流散热。

除此之外,衣物的颜色同样极为重要。大家都知道,黑色的吸热效果最好,毕竟,每次出门,全身上下最热的一定是头发,但怎样选择颜色,也要看外界的具体温度和外出的具体时长。

如果是短期在高温天气下,建议穿着浅色的衣服,它受到的热辐射相对较少;

如果是长时间在外,则最好穿红色,浅色衣服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弱,容易让人晒伤;

如果是在阴凉的天气,最好穿深色,吸热快散热也快。

关于防热,这几点要注意

1.做好防晒

外出时除了穿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好的衣服,最好也同时打伞或佩戴遮阳帽,防晒太阳镜也不能忘。人的眼睛与眼周十分脆弱,若遭到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2.不要拿起冰水一饮而尽

即使又热又渴,也不要拿起冰水一饮而尽。喝水太猛可能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引发头痛、血压升高,过量的冷饮则会给肠胃带来刺激。建议先喝一两杯,缓和半小时再继续补充水分。

3.不要立刻洗凉水澡

从室外高温天气回到家后,不要立刻洗凉水澡。在炎热、出汗的情况下,皮肤的毛细血管会处于扩张状态,若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因此心悸、头痛等状况,高血压、心律失常人群更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最好等到体温恢复、汗液蒸发时再洗,并且尽量把水的温度控制在 38°C 至 40°C 之间,稍高于人的体表温度。

参考文献

[1]Al Mahri S, Bouchama A. Heatstroke[J]. Handb Clin Neurol,2018,157:531-545.

[2]Howell, John R.; Mengüç, M. Pinar; Siegel, Robert (2016). Thermal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Sixth ed.). Boca Raton, Fla. London New York: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3]Blazejczyk, Krzysztof. (2004). ASSESSMENT OF RADIATION BALANCE IN MAN IN VARIOUS METEOR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Geographia Polonica. 77. 63-76.

[4] Lawton EM, Pearce H, Gabb GM. Environmental heatstroke and long-term clinical neurological outcome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ase reports and case series 2000-2016 [J]. Emerg Med Australas, 2019,31(2):163-173.

策划制作

审核丨宋立丹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 产业研究部咨询工程师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