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改善信息沟通,管理者如何消除沟通的障碍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5-06-02 22:46:40

管理者如何改善信息沟通,管理者如何消除沟通的障碍(1)

  目录

  一、什么影响沟通效能的发挥

  二、沟通障碍如何能尽可能地克服

  一、什么影响沟通效能的发挥

  沟通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各公司为了沟通耗用大量的人力,但是为什么不是都卓有成效呢?是不是通过沟通都做到了资料齐全、上下通气、行动协调、人际关系融洽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一个有效的沟通必须包含诸多的要素和步骤。在每一个要素和每一个步骤中都可能存在着各种障碍,它们直接影响沟通效能的发挥。

  1.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语言差别大,如南方人讲话北方人听不懂。即使话听得懂,但语言本身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思想和语言往往并不是一回事,各人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差异很大,加上有些沟通者事先缺乏必要的准备和思索。或用词不当或说话意图不清,听了半天不知所云。即使意思清楚,用词得当,由于语音复杂,一词多意,理解的可变度较大,个人在译、收过程中还会加上主观的综合推理;因而受个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经历、经验、需要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推论。

  2.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

  传达和汇报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沟通方式,但每经过一次传达就多一层丢失和错误,一般每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就要丢失30%左右的信息。

  3.信誉不高,妨碍沟通

  如果沟通者在接收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好、存有偏见,则后者对其所讲述的内容往往不愿意听或专挑毛病,有时虽无成见,但认为所传达的内容与已无关,从而不予理会,拒绝接受。

  4.条件不清,理解各异

  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企业,往往同一个政策和制度各单位执行起来却五花八门。这和国家大、企业大、干部水平不同有关,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一项政策、制度、办法都有一定的边界条件。我们在传达信息时往往只注意传达信息本身,而忽略这些边界条件,边界条件不讲清楚,就会理解不一,行动失调。

  5.利益冲突,有意隐瞒

  社会上和企业里都可以见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为什么喜的信息传得快,而忧的信息传不出去呢?主要取决于利害关系。如怕领导印象不好,怕影响本单位声誉。由于利害关系或习惯势力的影响,许多人都抗拒与自己利益或经验不一致的变革,变革越大,抗拒性越强。抗拒改革的办法是很多的,一是不予理会,二是直接拒绝,三是加以曲解。

  6.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

  有些领导者并不明确:为了完成组织的任务和做出正确的决策自己需要哪些信息。在组织设计的同时应当向各个岗位明确:。你们应当向我提供哪些信息,你们还应当向谁提供什么信息",从而构成整个组织的沟通渠道。如果没有明确的设计,企业的沟通渠道就必然呈现自发的无组织状态,以致别人提供的信息并不需要,而需要的信息又没有,效能很低。

  7.地位差异,妨碍交流

  一般人在接受信息时不仅判断信息本身,而且判断发讯人,信息发源的层次越高,便越倾向于接受。所以,一个领导者不容易得到充分而真实的信息,特别是当领导者不愿听取不同意见时,必然堵塞言路,使下级保持沉默。

  8.地理障碍,沟通困难

  企业组织庞大,地理位置分散。相距较远或地形复杂都会引起沟通困难,虽然有电话和文件联系,但缺乏面对面沟通,这也是沟通的一大障碍。

  二、沟通障碍如何能尽可能地克服

  为了有效地克服沟通障碍,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沟通者自己首先要对沟通的内容有正确、清晰的理解。重要的沟通最好事先征求他人意见,每次沟通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不仅沟通者清楚,要尽量使被沟通者也清楚,此外,沟通不仅是下达命令、宣布政策和规定,而且是为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所以沟通之前应对问题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依据和资料,决策的理由和对组织成员的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沟通内容要言之有物,有针对性,语意确切,尽量通俗化、具体化和数量化;要避免含糊的语言,更不要讲空话、套话和废话

  3.诚心诚意的倾听

  有人对经理人员的沟通做过分析,一天用于沟通的时间约占70%左右,其中撰写占9%,阅读占16%,言谈占30%,用于倾听占45%。但一般经理都不是一个好听众,效率只有25%。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诚意。缺乏诚意大多发生在自下而上的沟通中。所以,要提高沟通效率,必须诚心诚意地去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样对方也才能把真实想法说出来。

  4.提倡平行沟通

  所谓平行沟通是指车间与车间、科室与科室、科室与车间等在组织系统中同一个层次之间的相互沟通。有些领导者整天忙于当仲裁者的角色而且乐于此事,想以此说明自己的重要性,这是不明智的。领导的重要职能是协调,但是这里的协调主要是目标的协调、计划的协调,而不是日常活动的协调。日常的协调应尽量鼓励平级之间进行。

  5.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

  美国曾有人找经理们调查,请他们选择良好的沟通方式,55%的经理认为直接听口头汇报最好,37%喜欢下去检查,18%喜欢定期会议,25%喜欢下面给写汇报。另外一项调查是部门经理们在传达重要政策时认为哪种沟通最有效,共51人(可多项选则),选择召开会议做口头说明的有44人,亲自接见重要工作人员的有27人,在管理公报上宣布政策的有16人,在内部备忘录上说明政策的有14人,通过电话系统说明政策的仅有1人。这些都说明倾向于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口头沟通和双向沟通者后多。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每天应到车间科室转转,主动问问有些什么情况和问题,多和当事者商量。日本不主张领导者单独办公,主张大屋集体办公,这些都是为了及时、充分、直接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不仅了解生产动态,而且也能了解职工的土气和愿望,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某些工厂工人连车间主任和厂长都见不到,这不是成功领导者的形象。

  6.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这种方法的形式很多,如采取定期会议、报表、情况报告,互相交换信息的内容等等。

  克服沟通障碍不只是工作方法问题,更根本的是管理理念问题。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流行的"开门政策"、"走动管理",是基于尊重个人、了解实情、组成团队等现代管理理念,沟通只是这种理念的实现途径。因此,如何克服沟通障碍,以及如何建立高效、通畅的沟通渠道,都不应就事论事地解决,而应站在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高度,妥善地加以处理。

你好,我是一只小电猫,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管理者,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沟通。沟通是管理者发挥领导力的重要方面。管理上的沟通和人际沟通是相关的,但又是不同的。管理上的沟通我们称之为组织沟通。

人际沟通的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以人际交往规则为主,通过语言、书信甚至肢体语言(表情、动作、情绪等体态语言)进行。管理方面的沟通,以管理政策、管理程序、管理规则为主,目的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以期达到更好的组织协同工作效果,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方面的沟通同一般的人际沟通相比,具有更强的目标性、规范性、透明性。主要表现在:

一、沟通概述:

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保持信息的畅通。组织沟通中,形成完善的沟通渠道,建立规范的信息传递标准,掌握好良好的沟通行为,采用正确的沟通方式,是沟通工作的一些重点。例如,一个企业正常市场信息在月底通过电子邮件由各个营业网点发给市场部,市场部收到后一个自动回复,由市场部整理后在月初的第一个上班日通过文件的形式传递给运营部门,运营部门签收,这就是沟通。当然,这个企业还可以把例外的市场信息的沟通渠道、传递标准、沟通方式等也规定下来。任何的组织中的管理者都必须把沟通工作做好。

二、沟通的定义:

所谓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涉及到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过程和行为。

沟通对管理者的重要性体现在至少两个方面:

首先,沟通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得以实施和完成的基本条件。例如,组织目标的确定和理解需要沟通,计划的下达与执行需要沟通,奖惩制度、薪酬福利制度需要沟通,目标实现的标准以及如何测量需要沟通。只有保持信息的传递畅通,并得以理解和反馈,才能更好地实现各管理职能。

其次,沟通也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通过沟通,管理者把组织内部的成员联结起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没有沟通不可能进行群体或组织的活动;沟通的效率以及沟通的效果将对组织的整体绩效有重要影响。

另外,沟通还为组织建立起了同外界联系的桥梁,任何组织只有通过与外界的沟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关系关注一只小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