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粉刺:
猫粉刺通常发生于成年或老年猫咪,公猫比母猫多。未绝育比已绝育的多,长期高脂肪食物等,有些猫更换猫粮后会康复,幼年猫咪虽然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像人类的黑头粉刺一样,猫咪的下巴部位会出现黑色分泌物(黑色的点点)。如果继发了感染的话,毛孔就会出现毛囊炎或疖病,这时候,下巴就会出现肿大。
粉刺的病因不明,可能与猫咪自身毛发清理工作做的不好相关,当然也可能继发于一些寄生虫、真菌及细菌(马拉色常见)的感染。有些研究发现,使用塑料食盆,猫咪更容易长粉刺。可以使用其他材质的食盆,降低发生率。
诊断:
外观:外观很明显,喵咪的下巴看起来脏脏的,如果继发了感染的话,就可能出现下巴肿胀、结节、红疹和结痂。
实验室诊断:即使外观很明显,对于这样的病例也不能妄自诊断,最好还是要拔毛镜检,观察是否有真菌小孢子,若有皮肤渗出,则应直接用玻片压于病灶进行镜检,风干后染色镜检。
细菌培养:当怀疑有继发感染时,则需要培养。
切片检查:如果初步的治疗没有好转,则应考虑进行皮肤的活组织检查。
治疗:
大部分轻度的粉刺是不予要治疗,只是会影响美观而已,而如果出现感染现象,或家长们坚持治疗才需要医疗介入,对症处理,而无法根除。
初诊时,可以剃毛+敷药进行治疗。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一日两次即可。像姑娘们使用爽肤水一样,在涂软膏之前,可以使用棉花或卸妆棉沾一下温水,敷在下巴上30-60秒,让毛孔打开,使药物更容易渗透进去。
定期清洗下巴。大约一周1-2次,清洗前先用热毛巾敷个几分钟,让毛孔充分撑开,再以药用洗毛剂局部轻柔按摩清洗。有些猫咪会对一些洗毛剂会过敏,如果出现了过敏症状,则立即停用,改为温和洗毛剂。
如果外用治疗不加,或猫咪不配合,可考虑配合口服药物治疗。但是一定要权衡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