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是一首唐代诗人王建的诗歌,全文如下:
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在谁家?
在这首诗中,各别词语的意思如下: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树栖鸦:树上栖息着鹊鸦。
冷露:秋天的冰冷的露水。
湿桂花: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人尽望: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中庭:庭院中。
冷露:清冷的秋露。
尽:都。
秋思:秋天的思念。
落: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