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鱼类,长期生活于大洋水深超过1000米直到洋底的鱼类。如巨口鱼、鲸口鱼、银斧鱼、狮鼻鱼、锤颌鱼、角惶泘等。
体色单调,以灰褐色、黑色和无色透明为主。骨骼石灰质含量偏少,多脆薄松软和富有弹性。肌肉松软。许多种类口较大,有利牙或巨牙。约44%的种类具有发光器官,与御敌、避害、觅食、寻找配偶和种内联系有关。有的眼特大,而有的则萎缩退化。
不少种类体上长有各种触须或特化的鳍条,用以探测环境
水深超过200米的中下层鱼类,常称为深海鱼。
人们把水深200~3000米称作半深海,把水深300-6000米称作深海,而把水深6000米以下的海沟称作超深海,深海光线昏暗,食物贫乏,压力大,故深海鱼类形态奇特,色彩一般都呈银色、黑色和紫黑色。
如在半深海生活的巨尾鱼、后肛鱼,长着望远镜式的眼睛,可充分利用这里的一丝微光,以搜寻食物,再如,看上去好似有头没有尾的翻车鱼,头重尾轻常潜到半深海生活,也常发现在中上层海面上缓慢游泳,随波逐流。
因其身上常附着发光动物,故游动时闪闪发光,人们称其为“月亮鱼”、巨喉色和囊咽鱼常张开巨口过滤海水获得食物碎屑,许多深海鱼都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