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洪灾是由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天气因素:暴雨、暴雨季节、热带气旋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河流水位上升,引发洪灾。长时间的降雨会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上升,加剧河流洪水的形成。
2. 地形地貌:河流流经的地形地貌对洪水的生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地形坡度、河流弯曲度、河岸宽度等特征会决定洪水的传播速度和破坏力。
3. 水文水资源:河流的径流量、水位、河道坡降等水文水资源特征与洪水的发生密切相关。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转换可能导致洪水的形成。
4. 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活动可能加剧洪水的发生和影响。例如,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使得河流的调蓄能力降低。此外,城市化进程、不当的水利工程、河岸占用等也可能导致洪灾加剧。
5. 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如暴雨、干旱等,进而导致洪灾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综合以上因素,洪灾是由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为了预防和减轻洪灾,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和管理,包括加强气象预报、合理规划和实施水利工程、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等。
东非多国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
4月下旬至5月,东非多地出现异常严重的强降雨,造成大范围洪水,加重了新冠疫情对当地人体健康和粮食安全已造成的影响。其中5月下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地降水量普遍在100~200毫米,局部超过200毫米。布隆迪、吉布提、卢旺达和乌干达等地也受到严重影响,东非多国累计超过200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大量农作物、房屋和基础设施被山洪和山体滑坡冲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