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啦噜,清华竟然发现了古墓!而且还同时发现了汉、明清三个朝代的古墓呢!这次的古墓在考古学上被定为土遗址。别高兴太早,你以为几个“土坑”是那么好保护的吗?先看看考古学家是怎么细心保护这些“土坑”的吧!
清华大学发现古墓(来源:古美术公众号)
土遗址,顾名思义就是古人类遗留下的以土为主的遗迹或遗物。按照制作方式的不同,还能形象地把它们分为“凸”和“凹”两大类土遗址。
“凸类”土遗址,其实就是那些建在地面上的土建筑,比如土质的房子啦,城墙啦,粮仓啦等等。“凹类”土遗址更好理解,其实就是通过“挖土坑”的方式建造的地下土遗址,古代的墓葬就是这类土遗址的重要代表。
土遗址地上土遗址的典型——唐代含光门遗址(来源:维基百科)
土遗址地下类型的代表——安阳殷墟妇好墓(来源:维基百科)
不管是凸类还是凹类土遗址,挖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很兴奋,但其实想长久地保存它们还是挺令考古学家们头疼的。因为没被挖出来的时候还算安全(受到比较大的威胁也就是地震)一旦被挖出来之后,什么风吹、雨淋、沙打、日晒等磨难就会接踵而至。
根据土遗址面对安全隐患的不同,考古学家们大致要从防风化、防水防潮和防震三个方面来保护它的“人身安全”。咱们先说说防风化。
在成土过程中有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黏化,即原始土体中的黏土矿物在水、热各方面条件都较稳定的情况下,会在土地的中下部发生明显聚集,这就表现为日后土壤颗粒之间的结合力,这个结合力会让土粒们老老实实的“抱”在一起,不散掉。
但刚才说的是在水热等条件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会形成这种黏化,那么当水热等条件不稳定的时候,这些本来“挤”得恰到好处的小土粒之间的结合力就有可能变弱甚至消失。
原来紧凑的土粒之间变得稀疏了,颗粒间原有结构被破坏,原有的形制就会发生改变,比如考古学家要研究一个朝代墓的形制,只因为土粒结构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很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可能就丢了哦!这就是土遗址有可能面临的风化危险。
打个比方吧,你费劲吧啦地画好一幅沙画,一个捣蛋鬼在上面一通乱抓,原来沙画的颗粒结构被破坏,沙画的内容当然也就被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