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的最终结局

首页 > 时政 > 作者:YD1662023-02-18 18:33:35

尤氏的最终结局,(1)

不管昨夜的诡异夜宴给心中留下多少阴影,第二天贾珍和尤氏还要来到荣国府,两府要一起中秋赏月,过一个团圆的节日。

与从前的家宴不同,这一次王熙凤和李纨都因病请假,所以这场中秋宴上玉字辈的媳妇中只有一个尤氏,尽管她也没什么好心情,但还得打起精神,周旋在贾母周围,努力想调动起欢乐的气氛来。可是,整个贾府都走上了下坡路,在座的男男女女都各怀心腹事,个个都言不由衷。无论是明亮的月色还是悠扬的笛声,都只能更添悲凉压抑。时近午夜,贾母却还在强撑着不散,要换大杯饮酒。

然而伤感却无处不在,气氛眼看着越来越沉闷。尤氏无法,并不善于插科打诨的她主动提出要讲个笑话。然而笑话还没讲完,贾母便已朦胧入睡,这一场中秋家宴在寂寞凄清中黯然收场。

这已经到了七十六回。此后晴雯被撵随即死去,迎春出嫁备受折磨,薛蟠娶妻夏金桂,闹得家宅不宁,整部书的气氛迅速转入压抑与萧瑟中,贾府的悲剧命运已经隐约可见。

尤氏的最终结局,(2)

此后尤氏再未出场,红楼未完,我们无法确知尤氏后面还有什么样的故事,最终有什么样的结局。高鹗的续书中提到尤氏曾在贾珍被流放后依附荣国府,后来宁国府沐浴皇恩恢复,她又重新成了当家大奶奶。至于其他续书,尤氏几乎都被忽略,没人提一笔她的结局。那么贾府败落后,她怎么样了呢?

原本尤氏不过是个道具式人物,出场虽然不少,真正属于她的故事却不多。可是,从“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开始,她参与的戏份就越来越多,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她的行走目光,我们看到她与贾府中更多人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所以,书的后半部分,她一定会有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王熙凤的命运里一定少不了她。在前八十回中,王熙凤威风张扬,然而她最终的结局却不容乐观,“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凤姐后来应该是被贾琏休了,然后悲惨死去。凤姐出身显赫豪门,贾琏为何要休凤姐,又怎么能休了凤姐?除了她放高利贷之外,还间接害死了贾瑞、张金哥、尤二姐等人。尤其是尤二姐,最让贾琏始终耿耿于怀。当各种机缘凑巧,翻出凤姐的种种不法之事,贾琏自不会客气。尤二姐是尤氏的妹妹,她因此遭到过凤姐的极大羞辱,在凤姐被休的过程中,尤氏未必是主谋,但一定会推波助澜,落井下石也是有可能的。

尤氏的最终结局,(3)

其次贾府必然要被抄家,要走向崩溃。以贾珍平日的胡作非为看,他不被*也会入狱或者被流放。身为正室妻子,一旦贾珍获罪,尤氏肯定跑不了受到株连。但她的身体很好,不像王熙凤或者李纨,总是生病。她唯一一次生病,是秦可卿去世那次,显然那次是心病更胜于身病。所以,她一定可以挺得过牢狱的羁绊,以后呢,按照明清时的惯例,她或者被流放,或者流落民间成为寻常妇人。

红楼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时常在她们写的诗、猜的谜、点的戏中被暗示。无奈尤氏似乎没有多少文化,她没有做过诗,她也没点过戏,她也未入十二金钗,没有属于她的判词。

前八十回中,尤氏最后一次出场,在夜宴中讲了一个没讲完的笑话:“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的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四儿子是个哑巴……”笑话讲到这里,尤氏眼见贾母已经朦胧双眼,便停了下来。这是尤氏唯一的一次“创作发声”,难道她的命运会隐藏在这个只开了头的笑话中吗?这个笑话里,人人都有缺陷,没有完美的人生。也许,这预示着贾府败落后众人不同的悲惨命运?而尤氏作为旁观者讲述者,幸运地躲过灭顶之灾?

尤氏的最终结局,(4)

从前面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贾珍的胡作非为尤氏并没有参与,尤氏平日人缘也很好,无论是对姨娘们还是下人们,都比较体谅包容——这体谅包容不是居高临下的恩惠,而是感同身受的理解与懂得,所以更让受者和读者的我们感动,从而对她怀有无限的好感。她与李纨关系最好,书中多次写她住在李纨的稻香村,贾府倾覆李纨母子似乎未受波及,也许李纨收留了她?她还不到40岁,依旧有着美丽的少妇风韵,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女子,无论被命运之舟载向哪里,都有能力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境遇。

我希望,她能嫁给一个寻常男子,备受珍惜,后半生过着蔬饭寻常、却平安悠然的岁月。没有勾心斗角,也不必用心思使手段,偶尔看到星月漫天,偶尔听到笛声婉转,会想起前半生的繁华一梦,想起那些曾经恩怨纠缠的故人,情不自禁会摇头、叹息、微笑。

红楼未完,每一个故事和人物的走向都有N种猜测。我愿意对这个不算太重要、却让我由衷喜欢的女子,做出这样的猜想。

(“尤氏传”全文完,感谢阅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