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统筹工作的能力,统筹方法在工作中的运用

首页 > 时政 > 作者:YD1662023-11-01 14:17:17

近些年,随着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逐渐下沉,基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相应,基层干部的统筹能力就越来越显得重要。

统筹能力是基层干部必备本领。统筹能力不仅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对于基层干部来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定要学会“穿针引线”,懂得分清主次,合理分工,统筹兼顾,把问题分出轻重缓急,否则就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统筹意识和才能,是基层干部的基本功。第一,统筹能力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一事物没有同其他事物的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就不会有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连结、依赖、渗透、作用的普遍联系的本质特征要求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统筹协调能力。第二,统筹能力是新时代基层干部面临的工作任务的需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和体现。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求把社会治理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局中来看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必然要求基层干部提升统筹能力。第三,统筹能力是基层干部所处位置的现实需求。基层是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和决策的执行层,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处于协调各方、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担负的工作具有全面性和复杂性。他们要调动各方力量将上级的各项政策与决策贯彻落实,不仅要统筹本单位内部的人与事,还要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或群众之间的各种利益与矛盾。科学的决策力、坚强的执行力需要与高水平的统筹力相互补充,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在实践中提升统筹能力。基层干部应结合工作环境与需要,从以下方面锻炼与提升统筹能力。第一,要能纵观全局,培养“一盘棋”的整体思维。做到纵观全局,要对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短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对地区的发展目标、各个因素在实现这一总目标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对各项工作任务要做到科学统筹谋划、合理安排。在部署工作任务前要先汇总,对内容相近的工作任务要进行“同类合并”。要炼就“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本领,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时,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内容性质,分解成若干个具体任务,分清楚轻重缓急,分别派发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形成“一盘棋”,各负其责,各显其能。第二,要驾驭全局,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提高统筹能力。所谓的矛盾和问题,就是制约区域、部门发展的因素和各项工作中存在的弱项与短板。当矛盾和问题呈现时,为避免陷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境地,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点,着力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既要抓大放小,又要抓小防大;既要解决紧急的事,又要兼顾重要的事;既要处理眼前的矛盾,又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在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方面下功夫,致力于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化解,在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中提高统筹能力。第三,要兼顾全局,在动态平衡中提高统筹能力。要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动态平衡并不是左顾右盼、举棋不定,而是强调在决策或执行时要重视左右协调,内外统一,不走极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将动态平衡的领导方法和艺术运用到一切领域,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形成的“五位一体”的治理方略以及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基层治理体系等都是在各种要素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发展阶段,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不协调、不适应、不平衡在基层表现会很突出。如果在当前与长远、重点与全面、一般与个别等方面把握住了动态平衡,也就提升了统筹能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党委*〕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