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针对于3D打印本身而言,在打印之前把建好的模型输出成 STL格式 就可以了。 至于用什么软件建的模并不重要。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未使用哪种软件建模而过度担心。其实只要自己用着方便,能够建出自己满意的模型就可以了。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模型的尺寸了。这里所说的尺寸其实包含很多意义。比如模型的最大和最小尺寸。
一般情况下,3D打印机配套的切片软件如上图,会带一个安全框。这个也就是可以打印的模型最大尺寸。如果模型制作完成后进行切片是超出了安全框,就不能打印了,系统也会提示你出错。 所以建议大家在模型构建的初期就考虑好最大的尺寸问题,如果严重超出打印范围,可以考虑将模型分段,分批次打印。
再有就是最小尺寸了。这里我们指的最小尺寸,其实并非打印机的最小打印尺寸。
最小尺寸指: 在满足模型结构的情况下,同时满足结构强度的最小尺寸。 什么意思呢?简单打个比方:
比如下面这个模型,一个比较古怪的桌子,四条腿做的很夸张,特别的细0.6mm。这个模型用来渲染是没有问题的。但拿去打印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四条桌子腿儿能打印出来,但完全无法支撑桌子面的重量的,维持结构的稳定。
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就能明白。模型只要不制作实体,怎么好看怎么来是没有问题的,一旦要出实体模型,就一定要避免过于纤薄的结构,不然打印出来了等收到货的时候早就面目全非了。 个人建议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模型最纤薄的地方不要低于2mm。
另外我接触的学生大部分是建筑和室内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制作模型的时候一般都是一比一的建模,模型尺度相对于打印尺度都要大很多。他们会错误的认为把一比一的模型等比例缩放到打印尺寸不就得了,这就大错特错了。说到底,这还是个最小尺寸的问题。
举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