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车记录仪成本问题
有的朋友说,现在有很多针对国内的特供车,大不了在国内的车型安装上,国外的车型不装,这样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成本问题。
不少朋友会说一个行车记录仪能有什么成本问题呢?在网上买一个,贵的也就几百元,便宜的甚至100多元就能够买到。对于一家全球性企业而言,一个行车记录仪并不算贵,但是车企要将其变成标配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首先车企需要考虑到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但是行车记录仪的市场也较复杂,有的行车记录仪用个几个月就坏掉了,譬如出现不能录像,直接黑屏等问题。
因此厂家也考虑到如何选择一台质量稳定,适用于大众的,起码能用上十年八年不坏的行车记录仪,现在国内的行车记录仪也就普及没多少年,没有企业敢承诺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因此如果希望将形成记录仪转为标配,还需要更成熟的产品与市场环境。
3、行车记录仪更新迭代的速度快
另外,行车记录仪的更新换代也十分快,这就相当于大家使用的手机一样,在以前行车记录仪只是简单的录画面,画面并不清晰,特别是到了晚上的时候画面特别模糊。而现在大多数的行车记录仪都有1080P的高清画面,还会有夜视,甚至是广角拍摄等功能,而这也就过去了没多长的时间,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
有可能车企现在标配了一款行车记录仪,过了两年后该款式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了,因此更新迭代的速度也是因素之一。
4、行车记录仪的设计成本
另外就是一些设计成本,厂家标配了行车记录仪,并不是像车主一样简简单单的安装上,现在安装行车记录仪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在后视镜上用卡扣固定住行车记录仪,这一种方式不是那么的牢固。第二种就是用黏胶等方式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还有一种吸盘式的吸在前挡风玻璃上,但这三种方式都不是那么的稳固的,大家自己去安装还可以,以厂家的角度和身份而言,是不允许加入到流水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