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有码君可能会采购一个带轮的小柜子,柜面放投影—柜面打孔走线,柜内隐藏式摆放游戏机、电视盒子等配件,不用的时候投影及配件收纳到柜子里,用的时候推出来,走线整洁桌面不凌乱。如果有动手能力的话,建议随意购买喜欢的移动款柜子,打出上图这种孔洞走线即可。
画面调节
一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投影仪前期准备工作并不多,以有码君的C1为例,安置好即完成准备阶段。如何投出方方正正的画面、如何校准焦距,诸如此类Vidda C1会负起主要责任。
C1开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主进行焦距调节,而后投影画面四周出现大大小小的“二维码”,这是机器在进行梯形校正。如果墙面足够大也没有什么遮挡物的话,一面超越寻常电视的高清大屏就出现了,期间其完全不用自己动手的。
但这种顺畅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环境,厚度低的矮墙棱角会影响到屏幕自主的开机梯形校正。但是插座、柜子等在避障“算法”中应该是有重点标记,所以C1在以上环境可以做到完美的避障。
如果在开机时的自动调节卡壳后,就需要进行手动点击“自动调节”,或者干脆手动调节。手动调节逻辑很简单,确定按键锁定调节角度拉至水平,而后返回键解开锁定进行下一个角度的矫正,这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其实不仅仅是Vidda C1,几乎所有的主流投影仪产品在自动梯形校正,对焦上都有不错的功底,而最考验这项功底的就是“侧投”。比如说有码君拍出前文提到的微打孔安装,就是担心投影仪在某个不经意间掉下来...伤人又伤钱包,只能偏移角度进行正面投影。
所以投影仪从非百分百正面投影,也就是侧投的效果是否给力,就显得适用性极强了。这点有码君的Vidda C1在大墙面前的侧投无往不利,但是要强调各位在购买投影仪时,即便有正面投影的环境条件,也要在拿到手的第一时间测试侧投自动画面调节效果,以备不时之需。
自动入幕,及幕布选择
自动入幕虽然不是一台好投影的常用功能,但颇有必备属性。在投影时,无论是何种材质的幕布对于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都有一定的提升。因为投影幕布上的光学涂料可以增强它的反光特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更高的亮度,如此一来就会用到黑电的一些话术“高亮会有高色彩饱和度、高锐度以及高对比度的加持”,画面效果自然要强于墙面的。
当我们想要尝试获得更好的投影画质时,买一块幕布就成了最直接的手段。幕布的材质种类很多,各有特色,比如说PVC软幕、白塑幕,玻珠幕等。有码君入手过一块幕布,结合购买前的功课给大家简单科普下:
PVC软幕顾名思义,柔软,但特性会有一些“翘曲”的烦恼,需要搭配扩张、拉平的配件,画质提升效果尚可;白塑幕效果增益不高,但是贵在价格便宜,且色彩自然,没有白墙和追求的话首推;玻珠幕容易泛黄,属消耗品...其他方面表现不错(帮大家排除了)。
有码君选择是PVC软幕,使用频率不怎么高,所以简单尝试了下Vidda C1的自动入幕功能后也就吃灰了。主要是因为常年看的都是1080P投影仪产品,突然升级到Vidda C1的全色激光4K后,提升效果不是一点半点,无论是远观看是近看画质都十分上线,有没有幕布的加持对于我个人来说都已经起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