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手机充电器内部结构详解

首页 > 数码 > 作者:YD1662023-04-14 02:09:00

手机充电器电路是典型的开关电源电路,要分析它,可以从输入开始着手。如图,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电容滤波。这个10欧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导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故障。右边的4007、4700P电容、82K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开关管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地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

手机充电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手机充电器内部结构详解(1)

从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该是反激式。左端的510K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欧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该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坏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40mA左右)。变压器左下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

手机充电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手机充电器内部结构详解(2)

为了讲解方便,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取样电压就是负的(一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击穿,从而将开关13003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导通,从而控制了能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实现了稳压输出的功能。而下方的1K电阻跟串联的2700PF电容,则是正反馈支路,从取样绕组中取感应电压,加到开关管的基极上,以维持振荡,右边的次级绕组比较简单,在此不作介绍,经二极管RF93整流,220uF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因为频率高的原因,变压器必须是使用高频开关变压器,铁芯一般为高频铁氧体磁芯,具有高的电阻率,以减小涡流,这也是最简单的充电器电路,也是最容易烧毁,最垃圾的充电器。

手机充电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手机充电器内部结构详解(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