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类功放增益用不用调,功放的增益一般调多少

首页 > 数码 > 作者:YD1662023-04-20 05:23:55

本机是一款具有胆机风味的石机功放,是由场效应管和双极性三极管共同组成的纯甲类后级放大器。

此功放采用了典型的 OCL功放电路,为全互补对称式纳甲类DC结构,功放的每一级放大均工作于甲类状态。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采用线性较好的渥尔曼电路,差分管及电流推动管分别为久负盛名的K389、J109孪生对管和 K2I4、 J77中功率 MOS管,功率输出级为每声道三对日本原装 2SC5200、 2SA1 943大功率东芝管并联输出,功率强劲,驱动阻抗2Ω的喇叭也觉轻松自如,毫不费力。

 喇叭保护部分工作灵敏可靠,当出现中点漂移或功率管过流时,负载即会断开,发光管闪烁提示故障。电源部分较为简洁,双35V交流经简单的整流滤波即可得到± 50V的工作电压。

 负反馈电路对功放的音质有较大影响。为了让制作者体验到采用不同的负反馈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放音效果,本功放设有多种负反馈电路可供选择。

 本机每声道完全独立,互不牵涉。除电源变压器外,左右声道所有元件均设计在两块完全对称,又相互独立的印板上。方便做成单、双声道纯甲类功放。

 本机电路原理见下图

甲类功放增益用不用调,功放的增益一般调多少(1)

R1为输入耦合电阻,对输入信号有缓冲作用。R2决定功放的输入阻抗为100kΩ, C1对输入信号中的超高频成分起旁路作用,将超过20kHz的高频拒之门外,不让它进入功放进行放大。输入级差分管 Q1、 Q2的性能关系到整机的稳定性,与音质也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选择了一致性很好的东芝孪生对管 K3 89、J109作差分放大。每只差分管的工作电流设定为2mA左右, N管与 P管之间通过 VR1互为负载,省去了通常的恒流源,简化了电路。由于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电压较低,不能直接工作于±50V电源下,故采用了东芝双极型孪生对管C3381、 A1349(图中的 Q3、 Q4)与Q1、Q2接成渥尔曼电路,使 K389、J109工作于安全电压范围内,同时拓宽了频响和动态,提高了线性。R3与R5、R4与R6分压,为Q3、Q4基极分别提供供约±16.3V的基准电压。Q1、Q2的工作电压实际在±15V左右。

  R7~ R10为 Q3、Q4管的集电极负载电阻。R7、R8上的压降为下一级——电压放大级的 Q5、 Q8提供偏置。由于渥尔曼电路具有失真低、频响宽。增益高、线性好等特点。本机电压放大级亦采用了渥尔曼电路。Q5、Q8接成共射极放大,Q6、Q7接成共基极放大,渥尔曼电路也称共射——共基电路。我们把这一级的静态工作电流设定为 4~5mA。D1、 D2、R11为 Q6、Q7的基极提供基准工作电压。正、负周期的音频信号由 Q6、 Q7的集电极输出经 R17、 R18S缓冲送至 Q9、 Q10栅极。R15、R16为低频退耦电阻兼限流作用,C2、C3、C4、C5为高频去耦电容,可降低电源的高频内阻,防止由电源高频内阻过大引起的自激振荡。D3作温度补偿用,用来补偿因气温变化而引起的功率管静态电流的不稳定。 D3又与 QI7刀 14、 VR2等组成恒压电路,调 VR2可改变Q9~ Q16的静态工作点。C6可防止交变信号对Q17的影响。 Q9、Q10为电流推动级,其静态电流设定为70mA。由于其为电压控制器件,栅极输入阻抗高,当静态电流调大时,可能会产生寄生振荡,制作中如发现自激,可在 Q9、 Q10的栅一漏之间并以C7、C8来消除。

  R19为Q9、Q10的源极负载。Q11l与Q12、Q13并联,Q14与Q15、Q16并联,同 Q9、Q10一道组成达林顿输出级驱动喇叭; R20、 R21、 R22、 R23、R24、R25为均流电阻,分配给每只功率管均匀的基极偏流。

L1为高频扼流圈,可防止超高频信号送往喇叭单元。C10、R34为贝茹尔网络,可限制高频输出阻抗,令其保持在10Ω范围内。J1为延时保护继电路,可防止喇叭受开机冲击,或发生故障时保护喇叭免遭损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