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上使用的就是闪存技术,2016年以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使用的是一种叫做eMMC(Embedded Multimedia 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的技术,智能手机上使用的最后一个版本是2015年2月发布的eMMC 5.1版本。2016年起UFS逐渐占领市场,eMMC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UFS(英文:Universal Flash Storage),即通用闪存存储,是一种设计用于数字相机、智能电话等消费电子产品使用的闪存存储规范。2011年,JEDEC固态技术协会(JEDEC)研发了UFS 1.0标准,到2020年1月30日,这个协议已经发展到了UFS 3.1。
今年发布的大部分旗舰手机,都搭载了UFS 3.0的闪存,有的甚至已经用上了UFS 3.1。从eMMC 5.1到今天的UFS 3.0,手机闪存的读写速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闪存的性能变得更强,功耗却在逐渐降低。
我们在开头提到过,许多科技自媒体都误用了“内存”这个词,在他们的语境里,“内存”成了闪存的代称。这基本上可以说是错误的叫法,因为这个来自计算机系统的词汇,从一开始就指的是作为随机存储器的内存。现在放到同属计算机的智能手机身上,很容易形成误导。至于将内存称呼为“运存”,应该也是不太严谨的说法,我在可信度较高的维基百科,以及权威的大学教材上,都找不到“运存”的说法。
除了对手机内存的误解,很多人还常常误以为认为内存和存储空间越大,手机就越流畅,手机卖场里也常常充斥着类似的说法。实际上影响手机流畅程度的因素主要来自软件优化和硬件配置。就硬件配置来说,也不是内存和存储空间越大,手机越流畅。
内存、存储和处理器可能是影响手机流畅程度最关键的三个硬件因素,以仓库货运作为类比,存储相当于仓库,内存相当于工人用的手推车,而处理器就类似工人,仓库,也就是存储决定了货物(也就是应用和数据)的总量;手推车(相当于内存)决定了工人一次可以搬运多少货物;工人本身的素质(也就是CPU)决定了你搬运货物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