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介绍及体验
米环4中有很多功能都是需要与小米运动这个APP连接手机来搭配使用的,比如运动、天气、小爱同学等等...
亲测没有连接手机的米环4能使用的功能有,看时间、记步数(但是不能上传到微信步数)、看状态、nfc功能、心率检测、勿扰模式、闹钟(但是设置闹钟需要手机)、秒表、倒计时、换表盘。
因此下面就结合小米运动APP与米环4来共同讲述
小米运动APP是管理米环4的专用软件,米环4的绝大多数功能以及一些状态都需要配合这款软件的使用
并且手机需要小米运动APP才能与米环4相连接,在连接完成后小米运动APP可以结束进程,不用一直挂在后台,但是某些功能就需要小米运动APP一直挂在后台
同时手机需要一直打开蓝牙才能与米环4一直连接,这对于手机耗电量来说确实是一个负担。如果是蓝牙5.0的手机,电量的消耗还是比较低的
并且经过我的使用体验来看,米环与手机的蓝牙连接还是非常稳定的,很少出现失联的情况发生,初略计算有效距离在5~10米左右。穿了几道墙,我在洗手间都能准确的收到消息。
# 运动模式
米环4拥有6轴传感器,50米SATM级防水,同时还有游泳,室外跑,市内跑,健走,锻炼,骑行六种运动模式,这种种配置都在告诉我们,米环4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锻炼的
需要注意的是,手环本身没有GPS,如果需要记录GPS轨迹,则需要与手机保持连接并保持小米运动APP的运行。连接时还要确定GPS定位顺畅,不然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讲人定位到河里这样的荒唐现象
骑行、健走还好,要是室外跑还带个手机还是挺麻烦的。如果是市内跑,锻炼,游泳则不需要GPS轨迹记录,也不用与手机保持连接。
在各项不同的运动模式中,他们的区别如下:
户外跑:需要GPS,记录数据:用时、距离、配速、心率、区间;
室内跑:不需要GPS,记录数据:用时、距离、步频、心率、区间;
骑行:需要GPS,记录数据:用时、距离、速度、心率、区间;
健走:需要GPS,记录数据:用时、距离、步数、心率、区间;
锻炼:不需要GPS,记录数据:用时、消耗卡路里、心率、区间;
游泳:不需要GPS,可选泳道:20米/50米/自定义,记录数据:用时、距离、消耗卡路里、划水次数、划水率
游泳模式作为新增的模式来说,泳姿识别不准,我明明是蛙泳,识别出来的是却是自由泳,游泳的距离也不是很准确,明明才游了20米不到,手环记录出来我游了60米,游泳模式还是蛮鸡肋的。
健走模式的步数是完全靠着甩动米环4来增加的步数,也就是说人完全可以不动,甩手就能增加步数了。
并且显示当前时间的地方太小了,在运动过程中很难看清。
总的来说,虽然运动模式是米环的一大主打功能,但只能说有,但是不完美。记录的数据虽然多,但是不精确,实际的参考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