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制图
也就是说不少厂商已经开始对手机长焦做减法,通过更强的AI算法、更先进的ISP处理器、高素质传感器和算法实现无损变焦效果,简单来说,由于内部结构空间的局限,注定智能手机在硬件上不可能如专业相机那样自由发挥,因此计算融合摄影成为了最可能有作为的方向。
有意思的是,这几款手机的3.5倍焦段并非我们传统印象中那样超过这个倍数就变成画质下降严重的数码变焦,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5倍IMX586 或者是三星的10倍小底这样的更远焦段会带来更好的表现。不过根据实测vivo X90 Pro 上的长焦镜头可以做到在3.5倍到10倍之间无损变焦,这个表现甚至比小米12S Ultra的表现还要恐怖,完全可以当做是一颗主摄级别的传感器。
雷科技摄制(更高的倍率,画质却更清晰)
雷科技摄制
针对大家好奇的为什么要把焦段限制在90mm(即3.5倍变焦)的问题简单做个解答。举个例子之前不少旗舰影像手机由于镜头的限制,最优画质基本只有0.6X、1X和5X三个焦段,而其余时候,无论是1.2X还是说4.9X都是依靠镜头数码变焦和裁切而来,应证了手机摄影上“焦段越长,画质越差”的结论。
雷科技制图
而vivo华为等厂商的操作是为了解决从1X到5X之间的画质差距,让手机进行3.5倍变焦时就能直接调用长焦镜头,毕竟大多数消费者在变焦时都是使用双指放大的方式或直接拖拉变焦条,只有小部分消费者才懂得点击三颗镜头相对应的焦段选项才能获得最好的画质。
当然肯定也有读者会质疑,哪怕你算法优化得再好,成像素质肯定也比不上光学定焦的成像(手机上的光学变焦实际上应该叫光学定焦,毕竟大部分情况都是根据镜头进行裁切)。这话确实没错,但高倍率长焦意味着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模组长度会变得更长更大,进一步占用手机内部空间,如果有读者看过近几年影像旗舰的拆解视频/图,应该会发现潜望式长焦镜头所占用的空间已经快追上/超越主摄所占用的空间,这其实与潜望式镜头的开发初衷是相违背的,毕竟潜望式长焦镜头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降低将高素质长焦镜头在手机内部的占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