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B站Up主@微机分
当然也不是说手机的长焦镜头已经发展到顶了,除开潜望式长焦设计,其实也有不少手机厂商做出了其他尝试:伸缩性镜头、直立式镜头等等,小米OPPO等厂商也已经推出了相关概念机。不过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和成本原因,在短时间内我们还是难以见到搭载这类技术的产品。
总得来看,手机厂商给潜望式长焦做减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与其让长焦镜头的占用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不如通过全像素融合算法的方式为手机的长焦发展带来新的解决方向。不过如何让消费者去接受手机长焦倍数“倒退”的事实,就得看各家厂商如何宣传,如何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到其优势了。
手机的影像发展还得靠“计算”从前文中曾多次提到,由于手机的空间问题,传感器尺寸不可能越做越大,如今基本都已经触碰到天花板,但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拍照需求成了一对矛盾,手机上的空间有限,但是手机拥有比较强大的算力,所以在更先进的传感器出现之前,“算出来”的照片反而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际上,随着手机芯片ISP算力以及算法的提升,计算影像已然成为近几年手机影像的新发展方向之一,例如手机上常见的夜景拍摄、延时曝光、星空模式等都是依靠算法来实现的。自手机迈入计算摄影的那一步起,手机影像的发展早已不再是纯粹的硬件加持,更重要地是来源于算法强大且精准的计算能力。硬件决定影像的上限,软件却决定着成像的下限,只有两者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更好的影像效果。
雷科技摄制
或许在部分读者眼中,计算摄影代表着不真实,认为这样发展下去手机永远都无法超越相机,实际上智能手机的影像定位和相机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摄影能让普通人无需掌握专业摄影知识也能拍出一张及格线以上的照片,后者则给了专业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足够自由的发挥空间。而未来的手机影像,肯定是为了贴近用户的日常而发展,让普通大众也能迈入摄影的门槛,我想这才是手机影像的初衷,真正地大众化。
当计算摄影成为智能手机内卷的“新赛道”,预示着不同厂商间的贴身缠斗尚未结束,争夺战仍然是一种常态。而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