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
A.破坏性
B.潜伏性
C.传染性
D.免疫性
2.在Windows中,下列不能进行文件夹重命名操作的是( )。
A.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文件”下拉菜单中的“重命名”命令
B.鼠标右键单击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
C.选定文件后再按F4
D.选定文件后再单击文件名一次
3.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不将文件或文件夹放到“回收站”中,而直接删除的操作是( )。
A.按Delete(Del)键
B.用鼠标直接将文件或文件夹拖放到“回收站”中
C.按Shift Delete(Del)键
D.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文件】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4.当“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和“复制”命令呈浅灰色而不能被选择时,表示( )。
A.剪贴板里已经有信息了
B.正在编辑的内容是页眉或页脚
C.在文档中没有选定任何信息
D.选定的文档内容太长,剪贴板放不下
5.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如果要输入希腊字母Ω,则需要使用( )菜单。
A.编辑
B.格式
C.工具
D.插入
6.在Word中,( )视图方式下,可以显示页眉页脚。
A.普通视图
B.Web视图
C.大纲视图
D.页面视图
7.在Word中,想要删除刚输入的汉字“韩”字,错误的操作是( )。
A.按Delete键
B.按Backspace键
C.按Ctrl Z键
D.选择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撤消”命令
8.在Excel中,当前单元格只能是( )。
A.鼠标指针选定的单元格
B.选中的一行
C.选中的一列
D.选中的区域
9.在Excel中,A3单元格的含义是( )。
A.第3列第A行单元格
B.第A列第3行单元格
C.第3列第3行单元格
D.第1列第3行单元格
10.在Power Point中,当前正新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名称为“演示文稿2”,当执行“文件”菜单的“保存”命令后,会( )。
A.直接保存“演示文稿2”并退出Power Point
B.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C.自动以“演示文稿2”为名存盘,继续编辑
D.弹出“保存”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11.在PowerPoint幻灯片放映中,要到下一张幻灯片,不可以按( )。
A.右箭头键
B.PageDown键
C.下箭头键
D.BackSpace键
12.“不可能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接近?( )
A.可能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
B.必然有的四川人不喜欢吃辣椒
C.必然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
D.可能有的四川人会喜欢吃辣椒
13.有三户人家,每家有一孩子,他们的名字是:小萍(女)、小红(女)、小虎。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陈;妈妈是刘蓉、李玲和方丽。对于这三家人,已知:(1)老王家和李玲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女舞蹈队。(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红。(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
根据以上条件,确定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老王、刘蓉和小萍是一家
B.老张、李玲和小红是一家
C.老王、方丽和小红是一家
D.老陈、方丽和小虎是一家
14.孙悟空去太上老君的丹房偷仙丹,恰巧老君回来,悟空变成一个童子。老君发现仙丹被偷,找来三个童子询问。三人道:
童子甲说:“不是丙拿的。”
童子乙说:“甲说谎。”
童子丙说:“甲没说谎。”
已知,只有孙悟空变成的童子说了谎,问孙悟空变成了谁?( )
A.童子甲
B.童子乙
C.童子丙
D.无法判断
15.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正确的是(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16.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教师的学历比丙低。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
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
17.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
A.公共管理:大管家
B.说教:教育
C.合同:契约
D.值夜:值日
18.1,5,13,25,( )。
A.53
B.79
C.95
D.41
19.1,2,5,29,( )。
A.34
B.841
C.866
D.37
20.从所给四个选项,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自然,好象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子表面上的光鲜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了。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就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认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浆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的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是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人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积极。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李国文:《淡之美》有删节)
问题:
(1)苏诗中的“浓抹”与上下文中的“浓妆艳抹”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2)怎样理解“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10分)
2.材料:
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32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1927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1927年开始之后的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复”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续命河汾”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宏扬。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刘斌: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节选自《陈寅恪传》有删改)
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陈寅恪先生的精神与思想的核心内涵。然后再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他的这种精神与思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2)文章结尾说“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10分)
三、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史秋捡从出生起,就听不见任何声音。12岁时,他看到交际舞比赛,那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舞者,飞进了他孤独寂静的心灵。他参加了舞蹈培训班,才发现别人只要跟着老师的动作,抓住音乐的节奏,表达出舞蹈与音乐共同传递的情感,就可以了。可是,他比别人少了两样东西——嘴巴和耳朵。说不出感受,下了课他借助懂哑语的老师跟教练交流。听不到声音,他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受音乐。时间就在他无声的世界里静静流淌,他练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用心。国际交际舞大赛在哈尔滨市举办,他冲进了最后的总决赛。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 1000 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从早晨起就大雨滂沱,路边几个卖小吃的小贩一直无生意。快到中午,卖烤饼的大概是饿了,就吃一块自己烤的饼。他已烤好一大叠,反正也卖不出去。卖西瓜的坐着无聊,也就敲开一个西瓜来吃。卖辣香*开始吃辣香干。卖杨梅的也只好吃杨梅了。雨一直下着,四个小贩一直这样吃着。卖杨梅的吃得酸死了,卖辣香*吃得辣死了,卖烤饼的吃得渴死了,卖西瓜的吃得肚皮胀死了。
这时从雨中嘻嘻哈哈冲过来四个年轻人,他们从四个小贩手中将这四样东西都买齐了,坐在附近的亭子里吃。有香的有辣的,有酸的有甜的,味道好极了。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 1000 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不具有免疫性。选D。
2.C【解析】ABD都可以进行重命名,只有C不可以。选C。
3.C【解析】C操作不会将文件放入回收站,而是永久性地彻底删除,其他选项都是放进回收站。选C。
4.C【解析】“剪切”和“复制”命令呈灰色,表示在文档中没有选定任何信息。选C。
5.D【解析】输入希腊字母需要使用插入菜单。选D。
6.D【解析】页面视图下可以显示页眉页脚。选D。
7.A【解析】本题考查“撤消”命令的组合键操作。Delete键是向后删除,不能删除刚输入的字。选A。
8.A【解析】当前单元格就是当前鼠标所选中的一个格子。选A。
9.D【解析】单一单元格由“行号”和“列标”组成,行号用数字表示,列标用字母表示,如A3表示第一列第三行的单元格。选D。
10.B【解析】新制作的演示文稿保存时会弹出另存为的对话框。选B。
11.D【解析】BackSpace键为返回键,点击之后返回上一张幻灯片。选D。
12.B【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需要注意词的替换,可能——必然,所有——有的,题干等值于“必然有的四川人不喜欢吃辣椒”。选B。
13.C【解析】根据(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排除D。根据(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红,排除B。根据(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红。可知老张的女儿就是小萍。排除A。只能选C。验证:根据(1)老王家和李玲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女舞蹈队。可推知两家都是女孩。老张的女儿是小萍,那么老王的女儿就是小红。选C。
14.B【解析】童子乙和童子丙的话相矛盾,必有一真一假。三人中,只有一人为假说,由此可知,童子甲所说必定为真,因此童子丙说的也是真话。由此可知,童子乙说谎了,可知其为孙悟空。选B。
15.A【解析】“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其推出关系为:不懂逻辑 → 不得入内,其逆否命题为:入内 → 懂逻辑。题干所给条件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由推理的“否前肯后无必然结果”可知,他们不一定会被允许入内。选A。
16.A【解析】该题采用排除法。由“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可知甲不是大学教师,排除CD。由“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可知乙不是小学教师,排除BC。答案为A。
17.C【解析】全同关系。故选C。
18.D【解析】后一项减去前一项为4,8,12。形成新的等差数列,公差为4,由此可知,等差数列的下一项为16,则( )-25=16,( )内为41。选D。
19.C【解析】第一个数的平方 第二个数的平方=第三项。52 292=866。选C。
20.B【解析】前一个图形的下半部分为下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不同。苏轼笔下的“浓抹”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自然景色,而不是上文所说的人的行为,因此不含贬义。
(2)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对得失成败能淡然处之。
淡之美在艺术上是省略。表面是无,其实是给你留下想象空间。没展现出来的,要比展现出来的,更耐人思索。
淡之美在人生上是生存方式。淡一点,于身心更有裨益。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是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
淡之美在*控制上更高的境界。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身心俱弛。看得淡一点,能够淡然处之,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2.(1)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②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2)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
三、写作题(答案要点)
1.【审题】史秋捡是聋哑人,按说没有办法学习舞蹈。但是他有强烈的愿望,也得到不同的教师的帮助,让他可以克服困难,不仅学会了舞蹈,而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个结果,突破了一般的认知。可以从不畏艰辛、理想信念、激励潜能的角度写作。
【标题】
《不畏万千艰辛,舞出人生精彩》《树立正确教师观,不畏艰辛铸师魂》
《舞出人生精彩,见证理想信念》《树立正确教师观,理想信念铸师魂》
《舞出人生精彩,激励巨大潜能》《树立正确学生观,激励潜能促发展》
2.【审题】材料中的四个小贩只吃自己出售的食物,味道单调,吃多了挺痛苦的。但几个年轻人把各种食物都购买了一起吃,互相搭配,有香的有辣的,有酸的有甜的,味道好极了。这说明了单打独斗效果有限,分工协作则事半功倍。可以从团结协作的角度写作。
【标题】《酸甜搭配成美味,团结协作方成功》《树立正确教师观,团结协作铸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