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得比较简陋,见过卡车上的按钮吗?上下拨动的那种,这是我穿越回19世纪站在专利局门口,阐述我”伟大”的发明,“我发明的计算器,有两排输入按钮,每个按钮上下拨动表示输入的是0或者1,最下排是9个灯泡,灯泡的亮与灭,指示这一位是0,还是1,我的发明是划时代的,可以把人类从繁杂的计算过程中解救出来...”
“什么?就因为我的计算器不能实现减法运算而拒绝我的专利申请,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怎样实现计算机的减法运算呢?”
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抽象”,一层层的抽象封装了实现的细节,使得计算机开发人员更关注与逻辑的实现,相信有了我上面的表述,读者应该能看懂下边的抽象思想:
这个电路实现了把输入的数据取反(0->1,1->0)
这是求补器的“抽象”
减法的逻辑实现我直接给出,相信读者也应该能看明白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计算机组成这门课上,老师讲述,原码和补码的概念,“在计算机内部,正数的补码是它本身,负数的补码,记得取反加1“,为什么取反加1呢?看看上边的实现,计算机内部如何实现减法?有个取反操作,还有个进位操作,这不正是”取反加1“吗?
下面从逻辑实现层,回到物理层,思考下,需要多少继电器才能实现这样的 ”小发明“,算了,吓一跳吧?然而我们的计算机先驱康拉德·楚泽花费了十年心血,3000多个继电器才造出一个计算机原型,所以,,,本着向先哲致敬的精神,让我们在大脑中”打造出“一台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