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其实差不多1个月前就看完了渡边康弘的《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这本图书,但是对于这本书的分享却一直有点儿纠结。
首先是书名:“20分钟读懂一本书”。20分钟能看完就不错了,还想看懂?!别人怕是一看到标题就以为自己是瞎说的吧?不过,自己当时还真就是因为这个书名而点开阅读的,就想弄明白怎么用20分钟来让人看懂一本书。
然后就是书中的阅读方法——“共振阅读法”。自己读完后也做了一下尝试,别说,还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不过自己肯定是用了远大于2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的,所以就纠结着这个方法能不能分享。而且,自己尝试之后觉得能够主动尝试这种方法的人可能不会很多,那还有没有必要分享呢?
这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因为身体原因断了差不多半个月的阅读,剩下的半个月自己看了两本书,也完成了至少一篇阅读分享的目标。本来阅读和码字分享的时候是挺快乐的事情,但自己也确实不能忽略,每当自己点开“微信读书”APP,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都会冒出一个声音:你这本书还没做分享。
所以,怀着一种较为忐忑的心情,还是决定为自己完成了阅读的这本书留下点儿文字,让自己从那个紧箍咒中解脱出来,不要自己打破开启阅读旅程时自己定下的规则。
而且,过了时间缓冲期,自己的想法也有点儿变化:知识都是有存在价值的,你自己尝试结果不满意不代表别人就不能做到,而且,所有方法都有一个练习提升的过程,你不能以你现在的能力来束缚自己对未来的想象,你怎么就知道自己的明天不会比今天好?对未来,对明天,我们应该满怀希望!而且,书中罗列出了那么多通过“共振阅读法”改变自己人生的人,我不能当作看不见。
额~~~[黑线][黑线][黑线]好像有点扯远了,还是尽快说回这个“共振阅读法”吧。
在分享“共振阅读法”之前,我想还是应该先简单提一下渡边康弘这个人。他毕业于青山学院大学经济学系(青山学院大学我查了一下,创立于1874年,1949年开设大学教育,感觉也挺牛的)。20岁时克服了自己不善阅读的问题,在大学一年级时,运用从书中所学的知识开始创业,每年阅读超过500本以上的经营管理类英文书籍,还通过举办英文商业杂志的发行、国外作者的交流会等活动,推广阅读文化。
之前自己阅读镜晓娴的《60分钟高效阅读:超实用的快速阅读法》,知道了二志成和查理·芒格每年可以读365本以上的书,那渡边康弘每年可以读500本以上的书也着实让人惊叹。更关键的是他们不仅读了,还读懂了!这对于我们这种一年也读不了多少书的人来说,目前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但他们的成功阅读至少说明了一点:一天读懂一本书甚至20分钟读懂一本书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否定存在的可能性。
好了,拉拉杂杂那么多,现在开始正式介绍能让人20分钟就读懂一本书的“共振阅读法”了,千万不要认为我啰嗦,我也是希望能让你感受到:我是实实在在想分享这个方法的,我也是做了功课的,是真心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对你有帮助的。
“共振阅读法”从0-5总共是6个步骤,要说是5个步骤也可以。【文末有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和这本书作者的三栏表格,图表和步骤可以对照着看,更容易理解】
步骤0主要是一些准备工作,让读者接触书本并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具体有哪些呢?
首先,准备使用这个方法需要用到的物品:一本你想要阅读的书、一张空白纸(三栏表格),然后就是需要使用到的笔。笔的话,建议是多色笔,不要只有单一的一种颜色,作者是推荐12色笔,不过,就我个人而言,三色、四色可能也差不多了,颜色太多,自己心理上就会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
然后,需要在三栏表格也就是准备的纸上依次在相应的位置写上书名、阅读的目的、书本的页数、作者的名字,绘制出作者的画像或者一个“笑脸”表情,然后就随意翻阅,大致浏览一下书中内容,再将接收到的信息在画像或者表情的下方简短地记录下来,并花费大约两三分钟的时间探寻一下作者必须写作这本书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