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代家训类的著作,我们往往会想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而明代袁了凡的《了凡四训》,也是一部教子的家训经典,更是一部蕴含人生智慧之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袁了凡生平
袁了凡,名表,后改名黄,字坤仪,原号学海,后因拜访云谷禅师,领悟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道,从而摆脱了宿命论,不愿再做一个受制于天命之人,因而改号了凡。从此,他便以袁了凡之名行世。
据学者考证,袁了凡祖上在元末时家境富足。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袁家因为和反对燕王的人有交往,受到牵连而被抄家。袁了凡曾祖的父亲幸免于被捕,开始四处奔走逃亡。袁了凡的曾祖袁颢著有《袁氏家训》,用以教导袁氏后人。
受良好家风和家教的影响,袁了凡自幼勤奋好学,博学多才,于天文、象数、水利、兵政、医药无所不通。隆庆四年(1570),袁了凡中了举人。万历五年(1577),他参加会试,初拟取第一,却因策论违逆主考官而落第。万历十四年,袁了凡终于中了进士,后被授予宝坻(今属天津)知县。任职期间,他勤政爱民,一身清廉,主持兴修水利,构筑堤防,以防止水灾;他还鼓励百姓开荒耕种,并减免赋税和杂役,以利民生。
几年后,袁了凡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掌管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当时正逢日本侵犯朝鲜,应朝鲜的请求,明朝下令派兵前往,以助战阵。蓟辽经略宋应昌上书请袁了凡到军营赞画,即辅助谋划,以便抓住战机。当时,提督李如松握有兵权,袁了凡不满于李如松的一些做法,而遭到李如松的弹劾。最终,袁了凡被罢官。从此,他闭门著书,诚恳行善,直到七十四岁而卒。明天启年间,袁了凡的冤情大白于天下,朝廷追记其征讨之功,赠“尚宝司少卿”的官衔。
《了凡四训》包括哪“四训”
书名《了凡四训》,顾名思义,这部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这四篇文章来自于袁了凡的不同著作。其中“立命之学”是袁了凡晚年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以训诫儿子的《立命篇》。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说他是“仕路中人”,并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见。今天看来,这位老者应该就是古代以“相面”“算卦”为生的人。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进退有命,迟速有时”“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而流于世俗。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算命先生
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其实,这是对孟子关于“命”的说法的继承和发展,孟子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人的命也体现为不同的过程。而人在自己的命运中起主导作用,虽然有不可预测的因素,但命的获得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可见,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来面对不可知的命,态度是积极的。
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其子,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自身的修养和行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
“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是了凡早年著作《祈嗣真诠》中的两篇:《改过第一》《积善第二》。“改过之法”意在强调要端正自己的信念,将自身的缺点一一改正。具体的方法有“见贤思齐”,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敬畏天地,不起邪念;下定决心,勇于改过;等等。“积善之方”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说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对于真善、至善也做了充分的论述和说明,并将善行分门别类地一一展开讨论,基本统摄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谦德之效”是袁了凡晚年所作的《谦虚利中》,为的是告诫儿子袁天启以及世人要谦虚谨慎,虚己待人,恭敬处事,并举事例加以论证。
应该指出,书中的这四个部分虽各自独立成篇,但义理却一以贯之,实乃一部家训良作,也为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了凡四训》的现代价值
《了凡四训》这部书,糅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学说,因此,必须承认,书中的一些理念如“因果报应”等,以及一些封建糟粕思想,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但书中所讲的忠孝仁义、改过自新、处世原则等内容,则对今人有着启发意义。
(一)阐明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
书中说:“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立命之学》)中国自古谈为人处世,就讲“谦受益,满招损”,讲“居安思危”,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袁了凡的这段话,恰恰说明了这些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孝经·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袁了凡还说:“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立命之学》)言语虽朴实,思想却很深刻。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修为呢?袁了凡接着说:“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立命之学》)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取得进步。《伤仲永》告诉我们,即使天赋再高,也需要不断地修养德行,拓展学问,如果只是“因循”度日,那就只能停滞不前,耽误自己的前程。在当今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安于现状的原地踏步,其实就等于退步,结果则是被时代所淘汰。
另外,就做人来说,袁了凡还提出“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救人危急”“兴建大利”“敬重尊长”等要求,并做了详细的阐释(参见《积善之方》)。今天来看,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
(二)强调要正确地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地认识错误,以及虽然认识到错误,却不能改正错误。袁了凡在书中提出“耻心”“畏心”和“勇心”这三种心态是改过的前提和关键。
中国古圣先贤十分重视“知耻”,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说:“耻之于人大矣。”人生活于世,不仅要“立志”,还要“知耻”。
从伦理学上看,耻是对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是对那些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损害他人与集体利益、违背社会公德和违反国家法律、有损国格等行为的批判与谴责。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和羞耻之感,知耻的人,会拿羞耻感来鞭策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因此,书中说:“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改过之法》)有了羞耻之心就能成为圣贤,没有羞耻之心就会沦为禽兽,这是改正错误的关键。
所谓“畏心”,畏是害怕的意思,更含有恭敬的意味。《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畏,翻译成敬重更为妥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师长以及法律法规等,都应该保有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会三思而后行,才会减少和避免犯错,即使犯了错,也会努力改正,避免再犯。
有人会问: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了?了凡说道:“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大意是:就算是在没有人的地方,神明仍然清清楚楚地看着人们的一切作为;我们虽然掩盖得非常严密,文饰得非常巧妙,但内心的种种意念,早就显露出来了,终究还是难以自我欺瞒;如果被人看破了,就会变得一文不值,怎么能不时常存有敬畏之心呢?“杨震四知”是传颂至今的历史典故,杨震慎独自律不自欺的精神,为后世所敬仰。而“慎独”实际上就是要求一个人常怀敬畏之心,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表里如一,不肆意妄为。
杨震拒金
所谓“勇心”,就是要勇敢地面对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论语》中讲“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就应该及时改正,不可因畏难而苟安。所以,袁了凡说:“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所以,勇,既包括勇敢之意,也包含迅速之意。
最后,袁了凡总结说:“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那么,有了勇气和决心之后,应该如何改过呢?袁了凡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从事上改,就是犯了一个错误,就改正一个错误,这种改法治标不治本,“且病根终在”,不是彻底拔除过错的方式。从理上改,就是改过时还需明理,应当根据情理,平心静气地思考,一旦明白了道理,身上的过错自然就改正了。从心上改过,是袁了凡认为的最高境界,他说:“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改过之法》)意思是过错都是由心(即思想)生发的,也可以由心来改正。思想高尚而纯粹,自然不会被歪风邪气所污染,也就不会产生邪念而犯错了。
袁了凡论述的改过方法,由浅到深,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对于提高人们的反省能力,彻底改正错误,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指出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了凡四训》的最后一章“谦德之效”,专门论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这是人生道德修养中一条重要的准则。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书》曰:“满招损,谦受益。”袁了凡开篇便引用《周易》和《尚书》的话,点明谦德之礼的重要性,认为做人应该戒满戒盈,始终保持谦虚之道,如此才能有所善终。随后,他列举了五个事例,主角都是考取功名的谦德之士(丁敬宇宾、冯开之、赵裕峰光远、夏建所、江阴张畏岩),以教诲世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恭敬待人。
在《了凡四训》中,“谦德”虽然是最后一篇,但它却贯穿于“立命”“改过”“积善”的全过程,是“善”的根本。书中提到“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我们看《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所讲的都是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每一卦的卦爻,都是有凶有吉的,凶爻是警戒人们要去恶从善,吉爻是勉励人们要日新又新。唯有谦卦,每一爻都是吉利的,原因在于谦虚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障碍,最终必然安全顺畅、吉祥如意;将勤劳和谦虚的美德保持到底,最终一定是吉祥的;谦虚的美德传扬四方,则有利于与他人的交流和交往,以及事业的成功。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就是主张虚己待人,戒骄戒躁,越在志得意满之时,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纵观历史,因为骄傲自大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在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进攻东晋,他不听大臣的谏言,自恃兵马众多,扬言“投鞭断流”,最终被晋军打败,人马死伤无数,留下了“风声鹤唳”的笑柄。
总之,所谓谦德,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道德规范,一种待人接物的文明举止,一份为人处事的信任和尊重。懂得谦让的人,定然是个虚怀若谷的人,他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和气量,能取百家之长以自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理想。
◎本文原载于《月读》(作者钟岳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