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公元836年,六十四岁的白居易和刘禹锡,在洛阳重逢了。
此时的两人都已经老眼昏花,读书写字都成问题,腿脚也不大方便了。
带着消极的情绪,白居易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感慨老去以后的不便和只能呆在家中的无聊。
刘禹锡回赠了这首诗,留下了千古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人到晚年,正如时间到了黄昏。
天色渐暗,黑夜将临,但何必伤怀呢?那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在天边留下绮丽的风景。
老去有老去的智慧,老人的阅历更多,如积水成川,注定会有比年轻人更广的见识。
老去有老去的风景,老人的心态更平,如静水流深,能找到生活中那些被遗忘的美好。
只要能克服对衰老的恐惧和忧虑,照样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精彩的人生。
韦应物《简卢陟》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持续了7年多的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唐玄宗逃往成都,长安宫室焚烧、十不存一,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百姓无家可归。
在这场浩劫结束的三年后,韦应物失意流落于淮海之滨。
年少时,他是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也曾年少得意。
但玄宗南逃后,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韦应物流落失职。他的后半生辗转于各地为官,流离漂泊、蹭蹬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