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火过后的旧歌剧院。
历经15年的建造,巴黎歌剧院终于在1875年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歌剧院。而在该项目落成前的1873年,旧歌剧院被毁于一场大火。
为了表达对设计者的尊敬,巴黎歌剧院也称为“加尼叶宫”。不过讽刺的是,在其落成仪式上,作为“歌剧院之父”的加尼叶虽然收到了邀约,却要付门票参观,甚至只能坐在二等厢位置。
巴黎贵族展现出来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势利姿态,令媒体一片哗然,报纸也曾写文章为加尼叶鸣不平。
折衷主义的完美呈现■ 拿破仑三世。
而最初提议兴建巴黎歌剧院的拿破仑三世,因1873年在流亡英国期间去世,而未能亲眼目睹新歌剧院的华美。
但他的风格仍然极大的影响了这座建筑,使其被称为拿破仑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也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
所谓折衷主义,即是对各种建筑风格的模仿与自由组合。
■ 巴黎歌剧院外立面。摄影:Peter Rivera。
巴黎歌剧院外部采用了古典建筑中惯用的三段式结构,但每一段却又融入了不同的建筑要素。
■ 《阿波罗》《诗歌与音乐》。摄影:Jastrow。
正立面的最上端是左右对称的三角顶,呈现出罗马风格,也被称作舞台飞塔,顶点为艾米·米勒的雕塑作品《阿波罗》、《诗歌与音乐》,两端则是两个较小的青铜飞马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