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概括呼兰河传,呼兰河传简短语言主要内容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13 13:09:02

大神穿奇怪的衣服,闭上眼睛,在那里装腔作势。

百姓却相信他能驱邪除魔,家里有人生了病,总会恭敬地请大神。

跳的看,看的看,大闹一场,病情也未有好转。

回想观看跳大神的夜晚,萧红不禁感慨:

“满天星光,满天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七月十五盂兰会,男女老少都奔向河边,呼朋引伴着去看河灯。

和尚念完经,吹奏起笙管箫笛,从上游下来的白菜灯、西瓜灯、莲花灯成千上百,照得河水幽幽发亮,水上跳跃着月亮。

大人看出了神,孩子拍手叫绝。

想起这一节,萧红兴叹:

“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秋天,靠天吃饭的人们通过唱野台子戏感谢神明。

搭戏台时,嫁出的女儿回娘家了,外地的亲友也过来了。

众人借此机会团聚,闲聊近况,交换礼物,人情练达的文章写在这种时刻。

除此之外,看戏也是洽谈男婚女嫁的好时机。

有媒人牵线的,有父母敲定的,有酒酣耳热之际指腹为亲的,也有人不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私定终身,之后历经诸多波折。

在萧红看来,那些波折,也许比《红楼梦》更有趣味。

四月十八的娘娘庙大会,是为求子孙。

匆匆磕拜,然后走人,似乎并没有尊敬之意。

走出庙门开始逛街,泥公鸡、小笛子、线蝴蝶、不倒翁……

琳琅满目的玩具惹得孩子一霎欢快一霎忧愁。

除了以上,还有其他风俗风物,让她一时无法说清。

这些盛举,在烟火之上,也在萧红心底盘亘,借由她的手和笔,行云流水于书卷。

深情的人,热爱万物。

否则,萧红不会将故乡风物追忆得巨细无遗,有时反讽,也带着俏皮。

用一句话概括呼兰河传,呼兰河传简短语言主要内容(5)

我家是荒凉的

为萧红写传的林贤治认为:

她是现代中国伟大的平民作家。

生在地主家庭,萧红从小接触到租住自家房屋的底层民众,他们艰难的生活让她难以忘却。

养猪的,拉磨的,赶车的,开粉房的……

这些人贫穷又愚昧,在命运的泥淖里苦苦挣扎。

因为闭塞和无知,他们身上发生悲惨的故事。

比如赶车的那户人家。

“家风是干净利落,为人谨慎,兄友弟恭,父慈子爱。”

也有例外时候——

娶了团圆媳妇,黑乎乎、笑呵呵、大方勤快的女孩,婆婆为了给她个下马威,每天打一顿,打得连喊带叫,不分昼夜。

打出了毛病,不惜重金请人跳大神,而且跳得出奇——

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而且是当着众人的面。

把团圆媳妇的衣服剥光,按进滚烫的沸水里,烫晕过去,冷水浇醒,如此再三。

没过多久,终于把活蹦乱跳的少女折磨至死。

即便死了,婆婆还要剪下她的大辫子,对外人说是自己掉下来的,以此证明媳妇是妖怪。

又比如在她家帮闲的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欢和猫狗鸟雀说话,和人在一起却很沉默,即使开口,也都是很古怪的话。

有二伯很虚荣,别人喊他二东家、二掌柜,他就笑逐颜开,谁喊他有二子、小有子,他简直会气红了眼。

有二伯一生寄人篱下,无家无业,小小的一包行李,夜里睡觉,铺开,早上起来,卷好,仿佛每天都准备去旅行。

在童年的萧红眼里,这是“耍猴不像耍猴,讨饭不像讨饭的”一个人。

有一次,有二伯又偷东西出去卖钱,被萧红的父亲发现了,遭到一顿痛打。

打倒在地,他站起来,又被打到,他再站起来,又一次被打到。

最终,没有力气再站起,六十几岁的有二伯就索性躺着,口鼻里的血流淌在地,两只鸭子踅过来啄食那些血……

触目惊心的场景,被不动声色地记录。

见过各种凶残而偏僻的人生,萧红在书里再三悲叹:

“我家是荒凉的。”

对那些底层民众的不幸遭遇,萧红怀着深切的悲悯。

然而他们的愚昧思想,又让她感到悲哀。

如果不是家在这里,再也不想回到闭塞的角落。

她曾这样说过:

对繁华、开明、自由的向往,是她去往外面世界的根本原因。

用一句话概括呼兰河传,呼兰河传简短语言主要内容(6)

美丽大花园

漂泊十年,让萧红念念念不忘的,是老家的大花园。

她用诗意而纯真的文字描述那里的种种: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父亲为了贪婪而失去人性,母亲也不怎么爱她,精力都用在弟弟身上,祖母用针刺她手指。

萧红的童年很寂寞,却也亲近自然。

用一句话概括呼兰河传,呼兰河传简短语言主要内容(7)

她钻进花园,与花草为伍,与虫鸟作伴。

有时候,萧红钻进蒿草丛,找一种叫天星星的野果子吃,吃困了,就躺在草荫里睡觉。

最幸运的是,她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祖父。

祖父性情散淡,不爱理财,家务都给妻子管理,他喜欢自由自在地闲着。

爷孙俩经常整天呆在花园,老的栽花,小的跟着栽花,老的拔草,小的跟着拔草,老的种菜,小的就在旁边胡闹。

孩童的心无边无际,看见长大的黄瓜,跑过去,摘下就吃。

看见一只大蜻蜓,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

没追几步,又去采倭瓜、捉蚂蚱……

有时候,祖父蹲在那里拔草,萧红摘来一大堆玫瑰花,用小草帽兜着,再一朵一朵插到祖父的草帽上。

他以为雨水大,所以花香很浓,她却在一旁笑得直哆嗦。

当他后知后觉了真相,也大笑起来。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花园里洒下祖孙俩太多笑语欢声。

祖父是读书人出身,常常教萧红念诗。

那时候,她还小,不懂诗句表达的意思,只觉得大声念诵的声音很好听。

萧红很喜欢《春晓》,念到“处处闻啼鸟”的“处处”两字,就高兴起来,满口大叫。

更喜欢“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只觉得越念越有趣味。

祖父摸着她的脑瓜说道:

“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

和祖父一起度过的那段时光,点点滴滴,从萧红的语调中,不难看出她的意犹未尽与深情怀念。

美丽的大花园,让萧红的童年不至于尽是荒凉。

笑盈盈的祖父,让萧红的生命有了温暖底色。

她在一篇散文里写道:

“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感受过爱,才知道怎样叫做爱。

从此之后,萧红将这两样作为永远的憧憬。

四海漂泊,一生追求温暖和爱。

用一句话概括呼兰河传,呼兰河传简短语言主要内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