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听松一词什么意思,卧石听松什么意思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20 00:59:08

回味无锡城(147)


品茗听松一词什么意思,卧石听松什么意思(1)

无锡名茶,斗山翠竹,又名:太湖翠翠竹 。 夏盛盐摄

回味无锡城(147)寒夜品茗。《寒夜》杜耒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夜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竹炉,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汤沸,热水沸腾。

明初著名诗僧性海和尚,住持惠山寺期间,遍邀苏吴名士,品饮天下芳茗,一时传为佳话。可见明代茶道源于惠山性海和尚,是唐代煎茶和宋代点茶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复兴。惠山禅茶会缘起明初历史上的竹炉雅集,惠山茶文化历经近700年历史,久而不衰。

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旁,原有松树万株,是为明初惠山寺住持性海所植,性海又在万松之中建一精舍,名为听松庵,听松庵里有一竹茶炉,古色古香,煞是漂亮,此竹茶炉来历可不简单,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尤物,自从明初创制以来,虽屡毁而屡新,延绵至今,近七百年之久,引起了明清以来百余位文人、僧人甚至是皇帝的关注,他们一边以此竹茶炉煮二泉,烹佳茗,一边尽情地挥洒着艺术才华,作诗撰文,绘画挥墨,歌吟赞美它,留传至今,共计二百数十首(篇)诗文,十余幅绘画与书法墨迹,以及四部专著,由此而形成了惠山听松庵竹茶炉烹泉煮茗的独特的茶文化。如要问何为禅茶,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就乃是禅茶文化啊。

在锡城,冬天的夜晚,虽然不算是刺骨寒冷,却也少了些温暖的感觉,说真的,真不希望严冬的来临,然而冬季来了,夜晚也降临了。一个人坚守在电脑桌前,一杯热茶,寒冷也变得有些温情了。

相传。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访惠山寺。寺僧性海砍倒一根竹子,一截为三,搭成竹炉,上架钵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尝了竹炉上煮的茶,极为满意,赞扬性海是罗汉下凡、后来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创建听松庵,退居庵内,品茗听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竹茶炉,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竹炉高不过一尺,外面用竹编织,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形似道家的乾坤壶,叩之有金石之声。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当时名画家王紴作画,学士王达题诗,合成《竹炉图卷》共四卷,使竹茶炉流芳于世。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重建弥陀寺时改名“竹炉山房”,专门在这里用竹炉煮茶招待四方宾客。后原炉多次被毁,康熙年间,无锡著名词人顾贞观在1684年重制了两只竹炉。竹炉山房也几经重修,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诗碑移到山房门厅和廊下。正中一块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来无锡写的《咏惠泉》诗,背面刻着乾隆第四次来无锡时写的4首诗。东边一块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来无锡的诗句。

又想起徐志摩《难得》诗一首。难得,夜这般的清静,难得,炉火这般的温,更难得,无言的相对,一双寂寞的灵魂。也不必筹营,也不必详论,更没有虚娇,猜忌与嫌憎,只静静的坐对着一炉火,只静静的默数远巷的更.喝一口白水,朋友,滋润你的干裂的口唇;你添上几块煤,朋友,一炉的红焰感念你的殷勤.在冰冷的冬夜,朋友,人们方始珍重难得的炉薪;在这冰冷的世界,方始凝结了少数同情的心。

今晚,笔者是独守桌前,一杯清茗,夜是静悄悄的,在锡城想悟出什么道理,心是热呼呼的,寒冷只属于窗外的风景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