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中,克劳塞维茨论述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观点,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启发影响很大。它突破了单纯军事的观点,把战争置于广阔的政治背景下考察,成为《战争论》的十分突出贡献。
列宁1915年阅读了《战争论》,并做了长达1万多字的摘录和批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广泛地运用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分析战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20世纪初《战争论》传入中国。*同志在1938年3月读了《战争论》,还曾经组织过一个"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赞同和肯定了《战争论》的许多观点,并运用了其中的一些观点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就把《战争论》列入军队高级干部加强军事理论学习的书目。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评价:《战争论》俨然是一座充满着哲学理论的迷宫,读者当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把握其逻辑路线,或者深入其理论境界而不致迷失方向。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德华评价:《战争论》将成为一切认真从事战争与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
日本《现代战略沦》的作者小山内宏评价:《战争论》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其战略理论正在成为欧美现代战略思想的出发点。
苏联《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作者米尔施泰因评价: 克劳塞维茨的这本书一直是各国资产阶级军事专家、军官和将军们的必读书。在克劳塞维茨死后,资产阶级军事科学还没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阐述最一般的战争原理和战争哲学的著作。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普鲁士将军、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他一生参加了四次战役:莱茵战役、奥新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1792年克劳塞维茨参加普鲁士军队并参加了对法战争,后进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1809年进总参谋部,因反对普鲁士与拿破仑结盟而辞职,前往俄国并参加俄国军队,以反对拿破仑的入侵。1818年以将军衔调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任职期间著述了《战争论》。
三、《论持久战》
*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革命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论持久战》是一代伟人于1938年发表的重要的军事巨著。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因为在《论持久战》发表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在10个月时间里,当时的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面对迷惘,*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了总结性的解释,并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有力的批驳。
论持久战中,*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日本方面: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这决定了中日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然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必然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这就决定了日本战争必然失败。此外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与同情。
中国方面: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中国的抗战是进步的、正义的,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又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在《论持久战》中,*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世界很多名人对于论持久战评价极高: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曾说:一本《论持久战》,使我终生崇拜他!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这样说:我国的军事理论研究,大多参考了*相关著述。8年来,以色列没能执行这个很实际的建议,我们试尽了各种方法,但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我们要按照*主席的指点来做。
日本首相福田纠夫说:无论做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过份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说:*是一位胸怀宽广如海洋的大人物,对今后的中国人以及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坦率地讲是难以估量的。《论持久战》的英文本在海外发行后,得到了国际上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据说,丘吉尔、罗斯福的案头上,都放着《论持久战》英文本,斯大林的案头上则放着他专门请人翻译成俄文的《论持久战》的文稿。
世界名人的评价归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