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人物性格分析,追风筝的人是什么类型的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25 12:45:30

于是,趁哈桑不在,阿米尔把父亲送给自己的生日手表和一些钱,放到哈桑的屋子里,污蔑哈桑偷窃。

而忠诚的哈桑,为了维护阿米尔,承认了这一切。

哈桑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再受委屈,便带着哈桑离开了阿米尔的家。

在这之后,阿米尔一直很愧疚,但他始终没有勇气说出真相。

作家扇骨木说过:“有些人,就算你没得罪他,他也会嫉妒你,诋毁你,甚至想毁灭你。”

这样的人,往往只看见他人拥有的,却忽视了自己所得到的。

当一个人心怀嫉妒时,常常抱有一种“既然我过不好,别人也休想好过”的心态。

看到别人有成就,总是会千方百计地使绊子;

看见别人过得好,总是要想方设法地踩一脚。

可这样做的结果,内心不仅得不到解脱,反而会备受煎熬,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只有放下嫉妒,承认别人的优秀,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追风筝的人人物性格分析,追风筝的人是什么类型的(5)

偏见,是无法翻阅的一座大山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阿米尔和哈桑被阿塞夫拦住。

阿塞夫对阿米尔说:

“阿富汗是普什图人的地盘,过去是,将来也是。

而哈扎拉人污染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国家,弄脏了我们的血脉。”

阿塞夫认为,阿米尔不应该跟哈桑在一起玩,不能和哈桑说话,更不能和哈桑成为朋友。

阿米尔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他其实并没有把哈桑当成真正的朋友。

虽然他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就像是亲兄弟一样。

但是每次父亲的朋友带着他们的孩子来拜访,他从来没有叫上哈桑一起玩,他只有在身边没有人的时候,才和哈桑在一起。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是高贵的普什图人,而哈桑是低贱的哈扎拉人,这就像历史一样,是无法改变的。

追风筝的人人物性格分析,追风筝的人是什么类型的(6)

电影《哪吒》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人们心中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根深蒂固的偏见,会形成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让我们丧失对事实的判断。

带着偏见的眼光看待事物,会在不知不觉中偏离“公平”。

因为有些事并非我们看到的样子,有些真相我们也未必能够了解。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唯有少一些偏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

追风筝的人人物性格分析,追风筝的人是什么类型的(7)

善与恶的抉择,只在一念之间

因为阿富汗战乱的爆发,阿米尔跟随着父亲移民到了美国,开始新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阿米尔接到了父亲多年的好友拉辛汗的电话,他对阿米尔说;

“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原来,拉辛汗一直都知道那些秘密。

他知道风筝比赛后阿米尔因为懦弱而逃跑,也知道手表的事情是阿米尔故意陷害哈桑。

在拉辛汗的召唤下,时隔多年,阿米尔再次回到故土。

两人见面后,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其实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如今,哈桑和妻子已经去世,所以他希望阿米尔可以收养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面对这样的真相,阿米尔无法接受,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但是,阿米尔回想起他曾经对哈桑所做的一切,并且这些年自己一直活在愧疚之中。

此时的他,仿佛站在一个岔口,一条是继续负罪之路,另一条是赎罪重生之路。

最终,阿米尔选择了后者。

几经辗转,阿米尔在昔日的死敌阿塞夫那里找到了索拉博,索拉博被阿塞夫当作宠物一般玩弄,瘦骨嶙峋,满面惊恐。

为了救出索拉博,阿米尔被打的面目全非,最终在索拉博的帮助下,两人逃了出来。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了美国,让他和自己生活在一起。

追风筝的人人物性格分析,追风筝的人是什么类型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