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包括哪三个方面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30 01:54:15

读书心得包括哪三个方面,(1)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366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和大家聊聊我读书二十多年的心得。

主要分三块:我读书的四个阶段,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两个遗憾;没人指点,经典读的太少。一个建议:建立深度阅读习惯。

1、20年,4个阶段,苦乐都有

我读书的经历,大概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是不挑食的读。

我大概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喜欢读课外书了。原因也简单:因为寂寞。我家是独门独户,周围没有邻居小朋友玩,只好看书打发时间。

最开始读的都是小人书、故事会,一些七八十年代的文学期刊,比如《清明》《钟山》等等。后来上初中,学校里有了图书馆,手上也有了一点零花钱,各种课外书读的就更多了,印象最深的是金庸、余华、王小波。还喜欢买《读者》《南方周末》《辽宁青年》。

金庸的书,就是我初一暑假,花两毛钱一天,去大街上的书店里租书读完的。

余华的书,则是高一时,从同学书中借的,“一盘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这段话,现在的我每次献完血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读书心得包括哪三个方面,(2)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黑铁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是姐姐送给我的。当年正是高二,读完之后,在宿舍里眉飞色舞地讲了一个中午“王二”“小和尚”的,大家都听傻了,个个都觉得世界上怎么有这么有意思的书。

那时读书是不挑食的,有什么吃什么,信马由缰。

第二个阶段,是上大学以后,跟着兴趣读,信马由缰。

上了大学之后,一边是我的考试成绩常年稳居倒数,另一边是在课外,主动找了不少书看。从余华、鲁迅溯流而上,沉迷了一段时间的精神分析,啃完了弗洛伊德、荣格。

又随着教科书,系统读了明清小说(尤其是艳情的主题)、八九十年代的寻根文学,还因为青春萌动,读了很多校园文学。

这个阶段读书也比较散乱,一会儿读这个,一会儿爱那个,不过却多多少少养成了一些阅读偏好:

关注细节,对文笔特别挑剔,故事可以简单,但是叙事一定不能绕,神神秘秘云山雾绕,或者主题很沉重的小说,一般都会绕着走。

第三个阶段,是工作以后到研究生毕业,有系统、有目的、有主题的读。

这个阶段前后持续了六七年。

本科毕业以后,我先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手头上钱一下子多起来了,当当、卓越网店兴起,买书也方便,我开始自己买书看。而且那时候,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

文学作品,可以安慰人心,对人性多一点洞察,但是对于认识社会问题,理解当下的生活,好像用处不大。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的读书兴趣开始转移,舍弃小说,集中读历史、社科类作品了。

曾经有两三年,每天下班之后,回到家里,打开台灯,就是看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茅海的《天朝的崩溃》,还有很多讲自由主义的书都是这一段时间读的。

等到后来又回到学校读研,因为毕业论文,同门师兄弟的影响,我的兴趣点更加集中,开始系统的读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方面的著作,前前后后大概读了一百多本吧。

读书心得包括哪三个方面,(3)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也是今天时不时会拿出来重读的,主要都是一些回忆录,尤其是在政治斗争中失意者的回忆录。那里有秘闻,有牢*,更有正史之外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角度,被遮蔽的史实。

这个阶段是有系统、有目的、有主题的读,也是打下我思考问题、资源的基础,至今我还保持了这方面的兴趣,每年都会翻阅这方面的论文,买这方面的书。虽然大多数时候也是不甚了了,甚至连书皮都懒得拆了,但是兴趣一旦养成,等闲难以更换。

第四个阶段,围绕工作、生活、家庭,开始了非常功利性的阅读。

大致说来读书有两个目的,或者是陶冶品格情操,或者是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学到研究生毕业,我的读书生活,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说是出于兴趣、困惑,功利心没有那么强。即使要写论文,要读各种工具书、材料、档案,那也毕竟是出于最原始的兴趣和冲动。

但是离开学校之后,迫于生活、职场的压力,许多时候都是自己不想干,但又不得不*事情了。

读书心得包括哪三个方面,(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