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阑干百丈冰用什么修辞手法,瀚海阑干百丈冰的修辞方法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05 10:47:5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江陵(今湖北省)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该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是诗人在雪中送友人归京时而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意象雄浑壮丽,想象绝妙,堪称咏雪送别诗的代表作品。

  首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怒吼着,席卷而来,连白草都被折断了。边塞的八月早已大雪纷飞。句中一个“折”字,让人不仅看到了狂风大作,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奇寒,连草都被冻僵硬了,所以遇风则“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春花喻冬雪,用此新奇的比喻,深得咏雪之妙。该诗写雪,却没有用雪突出边塞的寒苦,而是为我们描绘了一片茫茫的雪原,广阔想象之余,还有无穷的诗意。只见漫天飞雪,覆盖在树上,恰似明媚春光中盛开的梨花,洁白脱俗。“忽如”

  二字,可谓点石成金,营造了一个情趣盎然、壮美浪漫的意境,也让此诗句成为了“咏雪”的千古绝唱。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诗句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视觉转到感觉,由帐外转入帐内,由大写意转为工笔细描。“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威武雄壮的边关将领,竟然冷得连角弓都拉不开;平日“金甲夜不脱”的将士而今却“冷难着”。此二句,看似针对不同的人物,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边关之地的寒苦。上述几句通过写人来突出此时此地的严寒,手法具体真切。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又从帐内移向帐外。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奠定了送别时的感情基调。沙海浩瀚,冰凌林立,阴云漫天,愁云浓重。一个“愁”字,一个“凝”字,将分别时的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诗人的笔触转入中军帐内,他设下酒宴,为武判官饯别。边塞乐曲悠扬,帐内主客举杯对饮,深情话别。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待到送客至辕门的时候,日已西斜,天已黄昏。此时此刻,纷飞大雪中,却出现了一幕奇景:连草木都能折断的狂风,此时此刻竟然吹不动辕门上的一杆红旗,果然已经将西域奇寒写绝了。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客到轮台东门,却依然难舍难分。可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分手的时候到了,但前路茫茫,难以分辨。虽说归京是喜事,但雪大风寒,路途遥遥,如何走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路转峰回,远去的人儿早就看不见了,但诗人仍在风雪中凝望。结尾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的主要特色是充满奇情妙思。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到了一幕幕边塞奇观,有豪迈的大笔一挥(如“瀚海”二句),有细致的描写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全诗将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瀚海阑干百丈冰用什么修辞手法,瀚海阑干百丈冰的修辞方法(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