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也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一个高峰。
这个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现状。
全书共56回,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明代士人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和表现。
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一些揭露。
事实上,《儒林外史》的问世,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
这本《儒林外史》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后人对《儒林外史》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胡适也认为该书的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事实上,《儒林外史》中出场的人物共三百七八十人,其中属儒林人物的仅一百人左右,但这些儒生大多为书中主要人物。
虽然他们的命运各异,但他们都在18世纪士人生活浮世绘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他们生活的浮沉,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思想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社会理想的倡导与破灭。
1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特点|反映了功名得失,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也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特点尤为突出,可以作为褒贬标准的,乃是他们对功名富贵的态度。
这些儒生,正如闲斋老人所说的,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
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的人。
当然,也有特立独行的人。
功名富贵人所必争,王元章不独不要功名富贵,并且躲避功名富贵。
不独王元章躲避功名富贵,元章之母,亦生怕功名富贵。
这是真其性格与人不同吗?
其实,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原有一种不食烟火之人,难与世间人同其嗜好。
可见,这部作品有一个明朗的主题,通过许多的具体的人物形象,对士大夫阶层思想道德的堕落,予以无情的暴露,从而揭发科举制度的阴暗面。
吴敬梓所生活的年代,那时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巳残酷地愚弄人民很久了。
他少年时也曾考取过秀才,到南京应过乡试,书中贡院的生活写得那样具体,没有直接的体验是写不出的。
他通过长时期的观察体认,深刻地认识到八股文腐蚀人心吏治。
对《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塑造,笔者是十分重视的,因为小说毕竟是通过人物来反映生活、描写社会的。
一部小说在艺术上的成败,常常取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