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B.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
C.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进军
D.逸豫可以亡身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乡党。
B.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体全为“牺”,色纯为“牲”。
C.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一面,留三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
D.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庶民、苍生、氓等。
B.古代对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C.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五六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D.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家、舍。
D.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5.下列对于文化文学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魏征,字玄成,唐代政治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B.司马谏议,指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曾写信给王安石反对变法。
C.阿房宫,秦宫殿,遗址在今陕西西安西郊,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亡时尚未完工。
D.“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中的胡越指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两个民族。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B.不贵难得之货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其坚不能自举也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有误的一项是。( )
A.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墨子认为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爱无等差,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
B.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都继承了儒家学派的传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C.“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D.《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记载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和记载周代官制及战国时期各国制度的《周礼》。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请问其目 目:条目、细则
B.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C.跨者不行 不行:行走不稳
D.就有道而正焉 就:于是
9.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10.下列文化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与“蓬莱”“方丈”共称为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
B.《琵琶行》中“委身为贾人妇”中的“贾人”指商人。所谓“行商坐贾”“贾”指的是在本地做生意。
C.古代官职常常有变动。其中表提升官职的词有擢、拔、左迁、陟等,降低官职的词有降、贬、谪、黜等。
D.“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指黑色单衣。在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D
6.C
7.B
8.D
9.B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