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和他的散文,《人生》季羡林散文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25 00:57:33

季羡林和他的散文,《人生》季羡林散文(1)

季羡林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有一段时间他的日记被传得沸沸扬扬,日记中的有一些话,虽是实话,但有一点儿上不得台面儿,当年他年少气盛,说得出并不很奇怪,在修订的时候,他坚持让日记原貌出现,不加修饰,这一点让我非常佩服。

很喜欢季先生的这种我行我意。

毕竟以季先生的年龄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可以说整部中国近现代史他全都旁观了,在这样的一种人生经历之中,还能保存着一颗赤子之心,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我这个人属于那种喜欢的一个人,就想多去看看他作品的那种性格。

于是最近看了几本季羡林的散文。

昨天读了季羡林先生的《做个及格的好人》,非常喜欢他的通透,用脱口秀大赛中李诞经常形容罗永浩的一句话就是他特别有大局观,他用一双聪慧的眼睛看世界,什么都看得非常的明白,但是他还是能够做到通透,这是一种过尽了千帆的智慧。

季羡林和他的散文,《人生》季羡林散文(2)

昨天的那本散文让我看到了一个通透的老人。今天这一本却有别一样的感觉,这本书里面写了好多季羡林老人和其他名人的交往,让我们借这位智慧老人的眼睛,看到了我们熟悉的人的另外一面。

读这本书的时候,既有一种读文人轶事的快感,也有一种回到那个时代的穿越感。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回忆自己的故乡和家人。这部分,我粗略地看了看,不过多评论了。这一部分季先生虽然写的好,但是一般文人写起自己的故土和家人,都会超常发挥,脱口秀大会里面,Rock曾经有一句话,套过来也挺适合这个现象的。 Rock说,谁一年还不攒两个好段子呢。写故乡写的好,写家人写的好,就给人这样的一种感觉,谁一辈子还不攒几个好段子呢?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更好的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写的是和朋友的交往,第三部分写的是和老师的交往。在这两部分之中,我更喜欢第二部分。可能是在这一部分里面,作者写的多是平辈论交之人,比起写自己的老师是多少有一点的拘谨和总忍不住的想给老师评个分定个性,这一部分的作品文笔特别放得开,有行云流水的感觉,读起来格外的有味道。

在这部分中我特别喜欢季羡林先生写沈从文先生的那篇。

也许因为季羡林先生有着赤子之心,所以他对同怀着赤子之心的沈从文先生,特别能够挖掘他的可爱之处。读完这一篇之后,我对沈先生的喜爱也更加厚了一层。

季羡林先生写到,他和沈从文吃饭的时候,要解开一个用麻绳捆的紧紧的东西,从文先生却硬是用牙把麻绳咬断。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季羡林做出了热情洋溢的歌颂:“有点粗劲儿,有点蛮劲儿,有点儿野劲儿,有点土劲儿,并不高雅,并不优美,然而他却完全透露了沈先生的个性。”

评论沈从文先生的文章非常多,但是这一句我觉得概括的是最到位的,这句话把我心目中对沈先生的这种感觉完全道出。

季羡林和他的散文,《人生》季羡林散文(3)

没事儿多读读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