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名作,说的是一个渔人无意间发现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一篇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品,似乎没有继续讨论的价值。然而,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细究起来,却颇为耐人寻味。例如:本文何以被称作千古名文?故事的男主角为什么是个“渔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接下来,让我们一一寻找答案。
中国人为什么向往“桃花源”?
看似简单的《桃花源记》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篇呢?我觉得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
就内容而言,《桃花源记》寄托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和环境理想。
先说社会理想。
在渔人眼中,桃源世界是这样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种生活图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它反映的社会理想既是儒家的也是道家的。
先说儒家的。《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为梁惠王描绘的王道乐土的景象跟桃源的景象何其相似:“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再看道家的:《老子》第八十章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很显然,《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融合了儒道互补的人生追求,而陶渊明本人就是一位介于儒道之间的人物,他的《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表达的也是这种人生理想。
以今天的评价标准来看,桃花源中,农、林、牧、副、渔各业几乎应有尽有,完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这正是本文千载之下赢得无数读者共鸣的思想基础。
再说环境理想。
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认为:“中国所有的风水都离不开陶渊明桃花源的模式”。
我们可以把通往桃花源的那条“夹岸数百步”的桃林溪流视为一道进入核心景区的穿花游廊,“竹径通幽处”正是中国人理想的游赏路径。
走过那道“初极狭,才通人”的通道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豁然开朗”的人居环境。山环水绕的围合空间像一个天然形成的四合院,而四合院恰恰是中国人最普遍的民居构造。
再者,“良贾深藏若虚”,“景愈藏而境愈深”,中国人不喜欢一览无余的居住环境,他们更钟情回环曲折之美。这在中国园林,盆景,文学,戏曲中也屡见不鲜。跟西方的城堡往往高踞于山巅之上不同,中国的建筑格局不喜欢张扬,所谓“深山藏古寺”,正是中国人共同向往的居住形态。
世外桃源恰恰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