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反映什么理想,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什么理想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7-30 13:04:35

五起五落的叙述节奏

本文成为千古名篇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它的写法。《桃花源记》在写法上看似平淡无奇,只是按照时间顺序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叙事手法上却有大巧若拙之美。如果以读者的阅读反应强弱为文章起落的标志,那么本文在结构上至少有五次起落。

看它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娓娓道来,渐趋平缓。接下来“忽逢桃花林”,一个“忽”字,使文气陡转,读者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第一次落而复起。

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后,读者的审美期待逐渐得到满足。随后陶渊明再以“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引发新的期待。“甚异之”的不仅是渔人,也包括读者。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好奇桃林尽头会有什么。这是第二次落而复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是顶针手法,陶渊明像个摄影大师一样为我们迅速聚焦,也再次制造了悬念:山洞那边会有什么?接下来一个“豁然开朗”,让读者再次期待眼前非同一般的景象。这是第三次落而复起。

在描写桃源内部景色之前,作者就以三落三起的手法让读者欲罢不能。

桃花源记反映什么理想,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什么理想(5)

后来渔人在桃源中的生活自不必说,临别前桃源中人叮咛的那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再次吊起我们的胃口。这个渔人会信守承诺吗?他没有,果然没有!他第一时间就向太守告密。这时候读者又开始替桃源中的人们担心起来。他们如果被发现了会怎么样?读到“遂迷,不复得路”,读者的心又放到肚子里。这是第四次起落,不过这一次是“起而复落”。

至此故事似乎讲完了,想不到陶渊明又弄了个“尾声”。他让“刘子骥”出场,再次寻找桃花源。正在大家好奇之际,轻轻一句“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戛然而止。这是第五次起落。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短短一篇不足400字的小文章,五起五落,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桃花源记反映什么理想,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什么理想(6)

故事里外全是故事

如果我问你,这个故事是真的吗?真有世外桃源这个地方吗?你一定会笑我幼稚,这当然是作者想象的产物。但你又不能说它完全出自想象,故事中还有很多真实的成分。

先说时间,“晋太元中”是一个真实的时间段。“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从376年至396年。而本文大约写于刘宋永初二年,即421年,也就是刘宋王朝建立的第二年,距离“晋太元中”足有三四十年。这就相当于1950年的人说起“民国5年”(1916年)的事。刘宋初年,正是一个时局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陶渊明借说“前朝旧事”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所以说,时间是“真实”的。

再说人物。本文是以渔人的视角展开叙述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以桃源中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过程,会有什么发现呢?在初次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感慨于桃源人的热情好客,他们各家各户盛情款待渔人就是证明。但文中有一个句话却暴露了人们的真实“心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出”字用得妙,好像是出份子,有摊派的意味。临别前,他们叮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至此,我们似乎明白了:此前村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招待,也许是在借此向渔人“行贿”,或者在向他交“封口费”,好酒好肉款待你,只希望你能守口如瓶,不要向“外人”出卖我们。

后来,在得到渔人报告之后,“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也引发我们的猜测,有没有可能村中人虽然叮咛嘱咐,还是放心不下,信不过渔人,于是尾随他出了桃花源,把他一路上做的标记通通抹掉了呢。

看来,桃源中人虽然与世隔绝,但对人性中的贪婪和伪诈还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

这仅仅是故事“里边”的故事,其实故事“外边”还有故事。

桃花源记反映什么理想,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什么理想(7)

文末说的刘子骥真有其人,而且他的故事跟《桃花源记》中的渔人颇为相似。据《晋书》记载,刘子骥“好游山泽,志存遁逸”。有一次他入衡山深处采药,被山中美景吸引,流连忘返。沿着一条深涧前行,看到溪水南侧有两座石门,一个关闭一个洞开,他想进去一探究竟,可惜水太深难以跨越。想要返回,却迷了路,幸亏遇到一个山中伐木之人,给他指路,才得以回家。后来,刘子骥还想再次寻访该地,却再也找不到了。你看,跟本文故事何其相似!

那么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男一号,为什么既不是采药人也不是樵夫呢?他们都是原型故事中的人物,本文的男主为什么要换成“渔人”?

先说采药人,“武陵人采药为业”?采药人宅心仁厚,以济世活人为目的,他们哪里会出尔反尔出卖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男主不是个樵夫?烂柯山的故事你也许听过,那里边就是一个砍柴的樵夫,迷失在烂柯山,见两个仙人下棋,观棋不语,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樵夫痴迷棋局,他的功利性不会那么强。同为渔人,钓鱼跟捕鱼也大不相同。钓鱼者往往为了娱乐,够吃就行,他的*很容易满足;捕鱼者却以此为谋生的手段,当然多多益善。这就为他下文违背承诺向太守告密出卖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当然,在建构桃源故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陶渊明的堂叔陶淡。据《晋书》记载,陶淡独自在长沙临湘山中结庐而居,养了一头白鹿跟自己形影不离。亲友们去探望他,陶淡就渡过涧水躲避。后来,豫州刺史推荐陶淡当秀才,陶淡就辗转逃入深山之中,“终身不返,莫知所终。”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桃源故事不必当真,但也未必全假。陶渊明在他的另一篇名文《五柳先生传》中早就表达过自己的写作追求:“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他写文章为了自娱自乐,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志。而《桃花源记》所寄托的心志,正是他在文后《桃花源诗》中所向往的“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的生活状态罢了。

桃花源记反映什么理想,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什么理想(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