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猫有九条命。文学作品也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吧: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当年,我不仅抄录了“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同时还抄录了丽达与保尔重逢又匆匆分别后写给保尔信中的那一段:“我对生活的看法并不太拘泥……”丽达对感情问题的处理对今天的人们也仍然有启迪意义。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没有过时。
——梁晓声
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比苏联任何一本“红色经典”都更有经典意味,也就是他的人类性。
——童道明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最辉煌的名著,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它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被一代代读者承传着。在一九九九年举办的“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的一次群众投票评选活动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名列第一。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具有如此的历史穿透力是罕见的。
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多半都是和着作者的血泪写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传记作品,但它所反映的基本上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他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哲理性思考和总结。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九〇四年出生在乌克兰西部边陲的沃伦省(现属罗夫诺州)的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父亲是酒厂的工人,母亲给人家当厨娘。他不满十岁就给人家放牛、做童工,备尝饥寒之苦和人格的屈辱。艰难的时世,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孕育了对权贵和剥削压迫者的憎恨,从小就形成了桀骜不驯的反叛性格。
奥斯特洛夫斯基(右一)和母亲、哥哥 一九一四年
尼古拉从小好学,从六岁起就渴望进小学读书,但都因生活困难而未能如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家迁往乌克兰内地小镇舍佩托夫卡。在那里他再次进教会学校读书,但刚入学几个月就被神学教师开除。到十月革命后,他才有了就学的可能,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只好半工半读:他一边读书,一边在车站小食堂当杂工,在发电厂给锅炉工当助手。尼古拉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尤其喜欢读诸如《牛虻》、斯巴达克斯和加里波底的传记这类描述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的书籍。他不惜把自己在工厂得到的份儿饭送给书报摊主以换取免费读书读报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