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革一个力读什么,革字旁一个力字怎么读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01 22:20:03

如何说服你的上司—子革对灵王第三十二

左传·昭公十二年

名言警句摘抄:筚路蓝缕;克己复礼。

历史背景分析:本文内容较多,引用了不少人名、地名,以及历史典故,盖楚灵王使用霸王手段攻伐陈蔡二国,东略吴国,修建不羹大城以威慑中原,但是灵王采取的手段不仁,造成国内、周边诸多不利因素,而犹自矜夸,贤臣子革决不忤灵王,处处顺之,最后却找准机会、狠下一招,意在使灵王觉醒,然灵王虽能听,却不能改,最终没于乾谿,自缢而死。

文章特点:第一是人名,楚灵王,就是前文《子产却楚逆女以兵》中虢地会盟,往郑迎娶郑女的楚公子围,芈姓、熊氏,初名围,楚共王次子,*侄儿楚郏敖自立,即位后改名为虔,灵王在位暴虐,*死蔡侯,吞并蔡国,借平定陈国内乱之机,灭掉了陈国,后又发兵攻徐,在乾谿这个地方每天吃喝玩乐,乐而忘蜀,国内蔡公弃疾(灵王之弟,后为楚平王)趁灵王久不在家,*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并派兵威胁在外的灵王,使得灵王众叛,最终缢死在乾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都是楚国大夫;仆析父,楚大夫,灵王侍从;子革,即是郑丹,姬姓、郑氏、名丹、子子革,郑穆公之孙,后逃难到楚国,为楚右尹;熊绎,芈姓、熊氏、名绎,楚国始封之君,经过熊绎等数代君主的努力,楚国由一个方圆五十里的小国发展为一个泱泱大国;吕伋,是姜太公的长子,齐国第二任君主齐丁公,吕氏、姜姓、名伋,是丁姓、崔姓始祖;王孙牟,因是周文王的孙子,故称王孙牟,是卫国的第二任君主,康叔封的儿子,姬姓、卫氏,即卫康伯;燮父,即晋侯燮,姬姓、名燮,周武王之孙、唐叔虞之子,西周晋国第二任君主,晋侯燮即位后,将国号改唐为晋;禽父,即鲁国始君伯禽,姬姓、名禽,尊称禽父,文王姬昌之孙、周公长子;昆吾,即本文灵王的皇祖伯父,而楚之远祖是陆终第六子季连,所以称昆吾为皇祖伯父。昆吾,本名为樊,帝颛顼曾孙陆终之长子,相传是陶器业的始祖,己姓,相传陆终娶鬼方氏为妻,孕三年不育,剖其左右胁得六子,曰樊、参胡、彭祖、莱言、晏安、季连,各为一个部落的首领,后衍生出八个姓氏,为祝融八姓,祝融是因陆终之父曾任帝喾火正,而樊居住在昆吾,今山西安邑一带,故氏昆吾,而昆吾氏的一个分支有苏氏的后裔有苏妲己,再说一下鬼方氏,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部落,春秋时,又称这部分人为赤狄,季连,就是楚国的先祖;倚相,是楚国的左史官,倚氏的始祖,谙熟楚国历史,被王孙圉成为楚国之宝;祭(音债)公谋父,周王室卿士、周公的后人;仲尼,文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孔子,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生卒前551—前479年,寿73岁,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父亲是叔梁纥。

第二是地名,州来,就是本文灵王狩猎之地,今安徽凤台,曾为小诸侯国,存国三四百年之久;颖尾,颖水下游入淮河处,州来和颖尾都接近吴国了;乾谿,今安徽亳县,在楚国东竟;不羹(音郎),楚国古地名,有二不羹城,均在河南境内。

第三是国名,徐,即徐国,从夏朝延续至周代的诸侯国,第一代国君为若木,若木是伯益之子,都城在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周敬王时期灭亡,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这里要介绍下伯益,又称大费,是大业的儿子,嬴姓,有两个儿子,一曰大廉,二曰若木,夏启称王后,没有忘记伯益的功劳,就让伯益之子大廉继承职位,封于秦地,大廉就是廉姓始祖,廉姓名人有廉颇,而伯益次子若木封于徐,就是徐姓的始祖,伯益是五帝颛顼之后,伯益还是《山海经》的作者,伯益的后代名人还有司马懿、程咬金。

第四是官名,工尹,就是工巧匠的负责人;右尹,子革在楚国即是右尹,地位次于令尹;左史,是楚国的官名,与右史各自分工负责记录言行与事情。

原文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谿、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惟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

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響、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復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祇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谿

今释:楚灵王在州来狩猎,冬猎曰狩,下榻在颖尾的地方,让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五人率领军队包围住徐国,灵公此举意在敲山震虎,做给吴国看,与吴国争抢徐国。而灵王自己却驻扎在乾谿,作为后援,迷恋于乾谿的景色,正好遇上大雪,灵王带上皮帽、穿上秦国赠送的羽衣、以翠羽装饰的披肩、以豹皮做的鞋履,拿着军鞭就出来了,仆析父陪同,点出灵王一身豪华衣饰,正与在外受冻作战的甲兵形成对比,傍晚,楚国右尹子革受到楚王召见,王脱去冠帔,放下鞭子,与子革对曰,当初我楚国的先王熊绎、齐国的丁公吕伋、卫国的康伯王孙牟、晋国的燮父、鲁国的始君禽父,一起侍奉周康王,四国(齐、鲁、卫、晋)都得到了康王的赏赐,而我楚国独独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天子那里,请求他分鼎于我,周王会分给我吗,子革说,会分给你的,子革对的何其冷峻!

接着灵王又念叨起来,当年我先王熊绎在荆山开疆辟土、筚路蓝缕,身处草莽之中,在山林中跋涉,以侍候周天子,国中只有桃木做的弓、棘做的矢,以进贡周王,以便天子御不祥之事,而齐国是王舅,成王母是太公之女,晋、鲁和卫国的国君也都是武王、成王同母所生的弟弟,四国都是周的亲贵,所以楚国就无分,而四国都有,宝器所以展亲、不得颁及疏远。

现在周与四国都服事你楚灵王,都听从你的号令,怎么会爱惜一个鼎而不分给你呢,这是子革的计谋,故意张大,也隐见楚灵王目中无君。灵王接着说,当年我皇祖伯父昆吾,居住旧许之地,而现在郑国霸占了许地,见前文的《郑庄公戒饬守臣》,而不与我分享,如果我要许国之旧地,郑国会给我吗,求远祖所居之地,可笑,子革只好再对,与君王哉,当然会给你啊,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灵王又说,当初诸侯远离我楚国而畏惧晋国,现在我有东西不羹两座大城,虎视北方,其田之赋,能够出兵千乘,你子革也有功,诸侯是不是畏服我,子革还是顺着来,当然畏服你了,进而又补充说,光是那四国之城,已经足够让诸侯畏惧了,再加上楚国本部的军马,怎敢不畏服君王您呢。这时,工尹路走进来请示楚王,您让我剥玉以装饰斧柄,现在已经完成了,您要来看看吗,楚王走入观看。析父赶紧过来问子革,你是楚国的栋梁之才,现在与王的对话却如响应声,这样以来国家要亡啊,子革说,现在需要磨砺刀锋,待楚王出来了,我的刀刃也就要落下了,用此利刃斩王之淫慝。

楚王出来,又要开始矜夸,这时左史倚相匆匆走过,王看着他的背影说,这是位很好的史官啊,你不可小视他。倚相是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的,这时子革正好抓到机会,对曰,我曾经自问,当初周穆王要放纵自己、周游周国的疆土,使每一寸疆域都有自己的车辙马迹,而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来劝勉穆王收心,穆王善听谏言,于是得以善终于祇宫,而免篡弑之祸,我于是问倚相这首诗是怎么写的,他却不知,近在穆王之事尚且不知,如果问更远的事,怎么能够知晓呢,这都是子革设的话头,以引起灵王发问,灵王问,那你晓得这首诗怎么写的吗,子革当然晓得,这首诗是这样的,祈父安然和泰,是用来昭明德行,思念我王之常度、出入起居,坚固如玉、稳重若金,若用民力,则随其所能,而不强制,如冶金制玉,当随器象形,而不可存醉饱过度之心,子革的利刃已经斩下了,也打动了楚王,楚王听后,沉默不语了,向子革作了一揖,进到里屋。

随从送食物来,楚王也不吃、有床寝也不睡,如是过了数日,还是不能克制自己,不能迁善改过,以至到明年,为其弟弟弃疾所逼迫,而自缢于乾谿。

仲尼说,古书有云,克制自己的*、杂念,才能恢复纯正的美德,这才是仁,说得太好了,楚灵王如果能做到克己复礼,怎么能死于乾谿呢,前文说次于乾谿,而今却辱于乾谿,何等意味。

二吴文后结语,灵王一番话语何等矜张,子革却不置辩驳,一味顺承,后来慢慢唤醒,可谓善谏。

推而广之:子革对灵王,也是一篇进谏的好文,在面对灵王这张周张的君主,放下海口,一会儿要分周之鼎,一会儿要取回许之旧地,一会儿又问诸侯是不是都畏惧我,子革只好全部应承,不置一辩,等到最后,找准时机、痛下斩刀,终于戳中灵王要害,然灵王虽善听,却不得改,弟弟弃疾在国内斩*灵王儿子,挑动国人反叛灵王,最终使得灵王缢死乾谿。

一个革一个力读什么,革字旁一个力字怎么读(1)

论语百味:解析生活中的儒家思想【孔子的酒量有多大?孔子是如何考察干部的?孔子对于猛将有怎样的看法?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什么叫“周礼”?孔门三千弟子,在他心中可排得上号的得意门生是谁?曾点为何深得孔子欣赏……本书将从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疑问出发,融汇丰富的国学知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解读《论语》。】【编辑推荐】

★ 本书创造性地采撷了《论语》中颇具烟火气息的精彩片段,阐述孔子的仁、孝、礼等核心思想。
★ 从诸子百家开始,不桎梏于逐字逐句直译的藩篱,而是将经典与现代结合起来,重新进行解析。
★ 以独特的视角,从多个方面来还原孔子“至圣先师”之外,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的智慧长者本貌。
★ 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入浅出地将人生哲学娓娓道来,读来耳目一新。

【内容简介】

先秦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先后诞生的诸子百家,让中国的文化事业百花齐放。《论语》是其中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由孔子的弟子根据其一生的行为、学问、事业编纂而成。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早期在鲁国做大司寇,将鲁国治理得很好,后因“隳三都”而与鲁国的权臣“三桓”结怨。在五十五岁时,因不满权臣接受女乐的行为,而放弃在鲁国的官职,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列国周游。先后经历险些被误害与陷入绝粮的险境,在困苦中,孔子仍不忘宣扬他的仁义思想,却终不被执政者重用,最终在晚年被季康子迎回鲁国。
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先师”,但其实他做教师的时间并不长,从六十九岁回国直到七十三岁逝世,前后不过四年,却为后世培养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孔门三千弟子,人才济济,有十哲、七十二贤,其中有以德行见长的颜回、闵子骞;有以言语见长的子我;有擅长经商、被尊为鲁商鼻祖的子贡;有以政事见长的冉有;还有以军事见长的子路;有以文学见长的子游、子夏等,都是当时的社会翘楚。是当时社会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孔子完全有实力自立门户干一番事业,但他却选择了教书育人。在孔子去世后的三百年,汉武帝建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余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作者在求学生涯中,接触的知识以西方科学文化为主,而在深入了解中国经典后,才发觉原来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早在两千年前,老祖宗们就作出了高度凝练的概括总结,读来受益匪浅。但这些经典却大多深埋在故纸堆中,乏人问津。秉持着一份热爱,也为了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者通过不断的阅读汲取养分,凭借多年的写作经验,将自己多年对传统国学知识的深入研究沉淀,付诸笔端,希望能让更多的朋友从中获益。

详见亚马逊,搜索《论语百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