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本书主要讲什么,人生这本书的结局到底是什么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07 11:57:56

人生这本书主要讲什么,人生这本书的结局到底是什么(1)

《跳出井底》这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读者呈现的独特的文化视角。虽然我们教授人类发展课程已经多年,并熟读该领域现有的几乎所有著作,但是我们惊诧于这些著作视角的狭窄:这些著作聚焦美国国内的人类发展,对其他地区的情况介绍仅寥寥数笔,因此本书采用了文化视角来论述来自各个国家民族智慧的文化模型。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于学习不同文化中的人类发展模式表示欢迎。除此之外,从文化的角度来学习还对生活实践大有裨益。无论日后他们是否会踏出国门,在这个文化多样性、世界全球化的时代,他们会遇到各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家人、朋友、邻居、同事、工作伙伴……能够以文化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必将使学生获益。

成语“井底之蛙”描述的是莫以自己的认知来判定世界。但是我们多多少少都像那只青蛙。我们生长在某种文化下,我们以某种方式看待生命,却忽视了真实世界的广阔。

文化的视角使本书与其他有关人类发展的教材有很大的差异,这从一开篇就体现出来了。第一章不仅介绍了重要的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而且描述了人类如何进化成无法比拟的文化物种及各种多元文化如何与社会经济、种族、性别进行互动。

另外,本书还有其他与众不同的特征:本书的特色是将学步期(人生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作为独立章节。我们一直很困惑为何其他教材都将人生的第二年归纳到“婴儿期”,将人生的第三年归纳到“童年早期”中。父母们都有切身体验,孩子两三岁时和之前或之后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婴儿不会说话、走路,但一旦他们在两三岁时学会了说话和走路,他们及他们周围的人的生活体验将会产生巨大变化。学步儿同其他年长一点的幼儿也不同,他们的情绪自我调节和对自身文化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认知都有很大局限。

和其他教材不同,这本书将成年阶段细分为成人初显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老年期。成人初显期(大致是18—25岁的年龄范围)是最近这50年来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因为人们履行绝大多数文化中的成年阶段职责(如结婚、为人父母、从事稳定的工作)的时间已被推迟。一些教材将18—40岁的整个阶段称为“成年早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发达国家,18—29岁的人同30—40岁的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杰弗瑞在2000年时首次提出“成人初显期”这一理论,如今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成人初显期是一个美妙的、动态的时期,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于学习它的热情,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正值或者刚刚经历过这个时期。

还有些教材确实也包含了成人初显期,但是却将成年早期和成年中期混为一谈,统称为“成年期”,这么做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这意味着将25—60岁视为一个人生阶段。由于我们正处于成年中期的末端,我们能敏锐地意识到成年发展这一进程经历了多少改变。更笼统地说,随着全球人口寿命持续延长,成年人人口比例持续增长,充分了解成年时期的变化与文化差异对于学习者来说越发重要。

另外,这本书比其他关于人类发展著作的篇幅要短。每个章节介绍一个人生阶段,总计13章。每章分为三个部分,即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本书以介绍为主,它的目标不是教会读者有关人类发展的整体知识,而是希望能激发他们了解其他学科甚至人生知识的兴趣并得到启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