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能默祝老人能够如《尚书》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解析
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文章开篇言简情挚,写听到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那“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在作者的感受里,是悲上加悲的,接着回忆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在他领导下编写课本。
这之前对叶圣陶的认识是通过读新文学作品,及前辈对他立德为高的评价,联想《论语》对君子的定义,作者切实感到“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总论。
接下来,作者回忆了与叶圣陶交往中的一些事。第一个方面写“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先写了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的一件事,就是叶圣陶给他的文章描标点,让他受了教育。
接着详细叙述自己同叶圣陶修润课本时发生的事。叶圣陶是苏州人,写作时坚决要用普通话,可是自己觉得没有把握,便请作者帮他修润,作者感于前辈的恳切,就遵嘱直接改了,但若一两处叶老认为可以不改,反要去再征得作者的同意。
这两件事,写出叶圣陶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谨严认真又诚恳谦逊,教人不由生出敬重的感情。接下来又叙述了叶圣陶在日常交往中宽厚待人的一些言行。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留给作者的印象是深刻的,温暖的。譬如他去看望叶老,老人家要一送再送,要穿门越阶,鞠躬致谢,直到目送他上路,才转身回去;叶圣陶晚年已不能起床,对来访者还是要举手打拱,连声致谢。
更让作者感动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去拜访叶圣陶不遇,第二天就接到叶圣陶的信,信中叶圣陶为不得见深表悔恨,又从留言地址推测他境遇窘困,而感到悲伤难过。在那个特殊年月,叶圣陶对作者这样一个落魄的人如此情重!怎能不叫他感念至深呢?
第二个方面回忆叶圣陶先生不仅有为人宽的一面,还有严的一面,那就是律己、正心、修身。他不仅做人这样,在做学问和使用语言上,也是一丝不苟,能以身作则。作者引用叶圣陶多次说过的用语主张:“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叶圣陶在写作方面追求明白如话,写出来要让人看得明白,他心里装着的是读者。
叶老还常提到“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说的是行文要力求简洁,不累赘拖沓。这些主张是叶圣陶针对现实中的不良文风(有些人“宣扬朦胧”,还有些人“应简而偏偏要繁”)提出的。
不仅在用语方面,凡写作的方方面面,叶圣陶都认真至极,求妥帖和完美,文中也都予以列举,也正是这些小事才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叶圣陶的学术态度和风范。尤其在课本中“做”和“作”用字体例不统一的问题上,叶圣陶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办法,再到监督执行,不吝心力去推进,其重视语言使用的规范性,表现出一名语文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细细揣思和学习。
总之,本文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所忆的内容多且杂,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也有他人的转述和评价,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援引议论精要庄重,之间承合自如,这是大家的境界。
素养提升
本课的学习要在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把握文本主要内容。能够简要复述,从整体上把握领悟文章的内涵,理解从小事中折射人物美德的写法。
教学中,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阅读状况和水平,设计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师为同学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进行文意概述、评述。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得出感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利用课外资料,加深对本文所写人物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也可通过读与写的结合,在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迁移拓展。在选材切近、叙议结合、语言平易质朴等方面获得启示,并进行写作尝试和练习,在完成习作后还要进行修改,使本文读写方面的特点和启示能指导学生的读写实践。
问题探究
1.本文记述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有何作用?
本文是写人记事散文,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写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主张,如写作要明白如话,用语要简洁。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有许多中肯的见解,作者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也多在共同从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对文风存在的问题,两人有一致的看法。这些言论体现出叶圣陶先生的学术品格和专于事业的精神。
2.怎样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文的语言平易质朴,那些旧事在作者笔端娓娓道来,有种醇厚的味道。文字简练,但内蕴深,需要细细品味。如“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这句中“繁碎”一词,既写出鞭炮声连续不断,节奏快的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听到叶圣陶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于是传达喜气的声音,也成了惊扰,感到纷乱,直至“双层的悲哀”。
本文也有“如话”的风格,虽然一些话语充满文人气息,但节奏是口语化的,如“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句子短促,语气感强。文中多处议论引用古语,与叙述语言的承转很自然,精练却不雕琢,口吻和婉,暗含褒贬和情感。
周汝昌先生对张中行的文字这样评论:“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负暄琐话〉骥尾篇》)这是味中之悟。
THE END
文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
图片/unslpash
收集/谢冉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