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知来历的摘抄,中国通史名言摘抄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7 13:15:23

寒食节,缅怀春秋先贤介子推


枯木

清明官方放假,不少人趁假期祭坟扫墓,然而,也有很多人是出行踏青旅游,而祭祖扫墓大多在清明节以前就完毕。究其原因,一则是避开出行高峰,再则是普通百姓还是依照传统习俗祭扫,早在寒食节左右就已经祭扫完毕。

追本溯源知来历的摘抄,中国通史名言摘抄(1)

提起寒食节,如今青年了解的人并不多,其实,在上世纪以前,寒食节为传统祭祖扫墓的最为正统的节日,只不过是在民国时期改用公历计年,为了便利,因而把清明节作为祭扫节日,从此清明节吸收了寒食节,成为官方祭扫的正规日期,然而民间却依然看重寒食节。

寒食节,距今已有2655年的历史,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贤士介子推而设立的。这里要提醒的是,介子推的“推”字念cui(催)而不是tui,在以前的字典上还有标注,并且粤语中还有保留,如今改来改去,反而变成tui了,其实古人名的叫法是不能更改的,不能不说砖家太多。

追本溯源知来历的摘抄,中国通史名言摘抄(2)

介子推,春秋晋文公时期著名贤臣隐士,跟随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历尽磨难,一直不离不弃,曾经因为饥饿“割骨奉君”,晋文公继位后赏赐跟从大臣,然而并没有介子推,介子推没有他人一样主动请赏,并且不屑与屑小为伍,不愿食君禄,携母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发觉后入山寻找,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便三面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与母同时焚身绵山。晋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吃寒食,结合墓祭,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追本溯源知来历的摘抄,中国通史名言摘抄(3)

关于介子推的记载,现存资料最早见于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介子推的事迹,文章简洁易懂,我们全文摘录如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段对话记述介子推不贪天之功,忠心耿耿,功成而退,不屑与宵小为伍,隐居介山,蔑视富贵,正气凛然,跃然纸上。然而并没有后来的“割股奉君”和晋文公“放火烧山”以及“抱木燔死”等记载。《左传》作者左丘明和孔子为同时代人,距离介子推去世一百多年,并且《左传》史料客观严谨,此记载当准确无误。

追本溯源知来历的摘抄,中国通史名言摘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