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的经验,关于读书的经验和方法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24 20:41:15

周国平一生酷爱读书。在一次讲座中就曾说过:“一个人读不读书,从他的面容就能看出。一个人美不美不只是外在的东西,还有气质 。读不读书气质就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年逾九旬的叶嘉莹先生孜孜不倦地传播古典诗词,光彩依旧。杨绛先生一生也坚持读书。她说读书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开拓的视角,让人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

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可现实往往是书单开了一堆,目标制定满满,执行力却不足。就如何养成阅读习惯,一些浅显的经验分享如下:

首先,端正心态。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不务卖弄,不求迎合。只有我们从心底认同读书的目的是非功利的,才能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

其次,是选品。大体分为二种,一是修养类的书。二是欣赏类的书。前者是基石,是大部头的名家经典,可以去看名人名家推介书单。后者可以是历史、传记、侦探、科幻,你喜欢的一切博闻新知亦或是消遣类的书。可以去看各大图书榜单,但并不是说一切畅销书都是好的。如果一本书不能使你觉得读它是一种享受,那它对你就毫无用处。

第三,关于方法。名家经典,是历经时间考验且公认的一流著作。一般认为,这样的名作应该人人都诵读,但事实是极少有读者有毅力和时间去看完这些长篇累牍。所以聪明的读者要学会一目十行的跳跃式阅读,本能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人人都可以跳跃式阅读,当然,一旦开启,就可能把许多有益的内容也漏读了。因此,可以在跳跃式读完全书后搭配阅读经典节选,查漏补缺式重读那些有价值的内容。再有,经典名作很难读怎么办?周国平就曾提出过“不求甚解,为我所用”的原则。即不要死磕难点,领会大意即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阅读。

最后,时间管理。大可不必腾出整段时间去读书,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早晚上下班通勤时间可以听电子书,休息时和临睡前可以阅读几页书换换脑子。不必立下flag,一天必须读多少页否则不能睡觉之类的,反倒把读书当做了一种负担。此外,不必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多少会产生倦怠感。我就喜欢同时读四五本书,随着心情的变化,转换想看的东西。床头总会放着一两本心理学或哲学类的书,在寂静的夜里探索内心的声音。工位上会摆着散文和诗集,在紧张的脑力劳动过后,随便从哪里开始读,又可以随便读到哪里都放得下。像是小说,尤其是悬疑推理类我都是放到晚上来阅读,替代了追剧,是一种更纯粹的享受和愉悦。

希望大家都能慢慢地养成读书习惯,让生活更充实和快乐,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

文字是终身热爱

梦凡,路遥

所以只能不停地向前奔跑,

孤独又坚定的,就像生活本来的样子

——————————————————————-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