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书籍放在家里三年五年纸张就都变黄了变脆了。在历史上,文章书籍又是如何长期保存的呢?
1、竹筒保存法竹简应该是第一类正式推广的书写载体。竹子非常坚硬,本身就是非常利于保存的材料。聪明的古人还会在书写前加上一道烘*程序。烘烤的过程中竹子内部的植物汁液纷纷溢出表面,好像绿色的汗水。所以当时人又管长期保存的书籍叫做“汗青”。而最早的字,是用专门的刻刀刻写在竹简上的。
2、纸张保存追根溯源,纸张跟竹简是同根同源的,其本质都是优良的植物纤维。而从竹简向纸张的过度,是一种典型的文明进步——总是从原始的、简单的、易获取的变为工艺的、复杂的、易使用的。
3、帛书中国古代的丝织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也曾发现原始的丝织品和石器、陶器制成的纺轮。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丝、蚕、帛、桑等字。安阳殷墟中也发现过丝帛的残迹。研究证明,当时的丝织技术已很进步。
大约在秦至西汉间,是帛书使用最多的时期。由于丝织技术的进步,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缣帛,用于各种重要典籍、文书、信件的书写。丝织品虽是当时最轻便的书写材料,但其价格还起很昂贵的,除了上层社会以外,普通人是难以使用的。
在帛书的出土中,最有名的是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的发现。这次出土的帛书有十多种,十二万多字,用黑墨书写于丝织品上,字体有小篆和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