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
全国中小学“部编本”统一教材已经使用了一个学期,各种最新课外“必读”书单漫天飞。可怜的孩子与家长到底如何选择?
开学有一段时间了,记者紧张地咨询了广东各地多名语文老师。结合广州各大学校的借阅率,我们试图给孩子们一份靠谱的书单,以应对新教材的升学压力。
新教材课外阅读有方向
教育部教改专家曹文轩说:“写作是阅读的结果”。孩子在11~15岁左右,是最黄金的阅读年龄,如果学习恰当、材料丰富,孩子会很快跨越中低年级的浅阅读,进入一个无比浪漫的深度阅读境界,取得惊人的进步。
课本只是基础,其实教材怎么改,总体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从这一次的改动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些阅读的新方向:
方向一,那就是新增加了很多文言文、古诗词的必背、选修篇目,说明我们的教育界开始越来越重视国学知识、传统文化的培养了,这一点家长必须引起重视。
方向二,阅读量越大越不吃亏。多读一些古诗词、文言文对于写作文来说只会是有益而无害的。专家认为:全国统一“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最吃亏还是不爱读书的孩子,如果你不喜欢读书,不喜欢阅读,不喜欢收录课外的精华,那么课本里的内容是绝对不够提升自我的,想要学好语文,重要的还是培养出好的阅读习惯。
所以在新学期的开始,记者也为大家从上千本名家推选的经典书籍里面,挑选出了最适合4~6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籍,家长可以作为参考。
教改后阅读有方法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被周遭环境逼迫每天都在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不舍得让孩子花较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
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就新语文的课外阅读对家长、老师和孩子提出以下建议:新语文课本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教材有意引导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老师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这项作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
掌握了新教材的指挥方向,我们就有了一些好的阅读方法推荐。孩子们除了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读书方法外,要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比较重要的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学会摘记和写读书心得。
同时,学会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