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彼大荒》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散文,在文中主要是从贾宝玉的归处中,谈到他的一些感悟。他最喜欢的一段是贾宝玉出家之后的事情。平常人觉得《红楼梦》中到了宝玉结婚,黛玉离世,贾府没落,这悲剧不看也罢。而在林清玄的眼中,宝玉出家找到归处,是美的。
这如何是美的呢?文中描述除了那副画面,贾宝玉破了世情,光头赤足着红斗篷站在雪地上拜别父亲,是何等的美!尽管这后40章是高鹗的续写,文章之美,也不下于曹雪芹。宝玉是在考取了功名之后,中了举人,报了父母之恩,留下来一个孩子后脱离俗世生活,有种飘然洒脱。
不得不说这与我们大多数人眼中的这一段故事的想法大相径庭。多数人觉得这一段是《红楼梦》贵公子贾宝玉精神幻灭,在人世间解脱出来,看透了生死。林清玄写道:我觉得那是一种美,是以人的本真走向一个遥远的、不可知的,千山万叠的风景里去。便是在这虚构的故事里,他悟出了心灵的归处。
01 找寻·何处身归
讲到何处是身归,有些俗了。我们随着年龄的成长,从幼稚的孩童,到脸上纯真笑容消失的成年人,我们知道童话都是骗人的。没有胡桃夹子,没有纳尼亚传奇,没有卡通国里面的奇遇,我们成年,离开校园,离开父母,面临的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们是俗人,我们要赚钱。
于是脸上的纯真笑容少了,不知是在何时带上一个又一个虚伪的面具。如果脸孔用“表情包”来累计的话,那我们一个人的脸上或许会有成千上万神奇的表情包。文章中在末尾部分写关于“从俗”,一个有钱人的少年和尚归于寺庙。
父母会在周末开着豪车看望这个少年,但是少年的心境是不会被轻易动摇的,他身着灰色袈裟,云淡风轻。这是一种身归,也是一种心有所归。凡尘里,更多的人是避世身归了,心却浮躁不已,在寺庙中还懒惰懈怠,叫苦叫累,何必呢?
02 探寻·何处心归
金刚经》里最精彩的一段文字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林清玄有自己的分析,他写着日日求告有生灭,尘世的外观里,见如来,则非飘然而去了断一切尘缘不能至。谈及心之所归,不如更简洁一些。
浮世中的人,身归宁静之地,心之所向,心之所归。这是极好的,多少人能看清楚自己究其一生追去的是什么?看透这俗世,斩断万千烦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如同过眼云烟,悄然单曲,挣脱尘网,令人艳羡。
浮世中的人,身未归于宁静之地,浮华世界中,有一番自己的心静,一份纯粹。这看起来似乎更困难一些,何为心静,何为心归?在我看来就是正确的人生态度,遵纪守法,克己,不伤人,不伤己,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简直少之又少。
03 通达·发掘心灵的纯粹
像是最初谈到的那样,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曾有一块纯净之地,心灵的一角闪烁着春对的光辉。这就像是幼年时代,张目对日,简单就很快乐。又或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世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坦然无愧的说:我没伤害过别人,我没有愧对过别人。
一定有你对不起的人,一定有你割舍不下的人。看看你的父母,为你提供衣食住行。你从生下来的那一刻,你的母亲经历了生产的危机,她的身体便不再完全的健康。她为了你有十个月没有涂化妆品,容颜变差,你是对不起她的吧。
心灵的纯碎,并非是要你达到什么人性的制高点。毕竟圣人五百年才出一个。身在凡尘泥淖,责任在身。人性的美便是心灵纯粹的体现。敬爱父母,友爱他人,匡扶正义,心之所至,便是心之所归了。
原创/情感邮戳 图片/网络
原创不易 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