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天
三月的牵马人听不见涛声
他在葳蕤的中途丢失了面容
他的马陷落,牵涉一场黄昏 一把短刃
盛开的森林,忘却的梦呓
惟有白骨指认:花的戒指,水的琴音
从此,就是从骨头的白开始
执拗下去,渗透下去
到树冠 到城市
用一生的文字去祭奠:他的美人
她刻碑成诗,击水问鸿
什么才是。才不是?在三月
呼吸有着雷同的频率,咒语的节奏一致
去营救每个无知的人
但不理会思索者,他们习惯牵马
踏碎自己额头的黄昏
他们背逆上帝,却定居天堂
终日与激流相生,不承认旗帜
2009-03-13
王西平评语:
经天的诗大多读起来很绕舌,这是他对字句严格斟酌的结果,这反而阻止了读者的进入。他追求一种似近古典的美,可是不是那种浅显的吟诵,而是追求一种精神深层的东西。然后,以他独特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世界。
这首诗中诗人试图通过“白骨”去追问生命,一种生命的死,它所指证的事实是“他在葳蕤的中途丢失了面容/他的马陷落”,因此,这层意义它在敞开的同时也在遮蔽,真正的迷面便是:一场黄昏,真正的凶手便是:一把短刃,真正的现场便是:盛开的森林。然而,关于死亡的指认,便从“从骨头的白开始”,执拗或渗透,一种人生本能的所能抵达“树冠”的力,一种生活现实所能承载的“城市”。
诗人将亡者个体隐匿于大世,以“文字”为渡,去祭奠生命的个体。生命因四季而不同,这种不同因生命个体的存在而产生异同。当一个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活着就变得极为单一,就连“呼吸有着雷同的频率,咒语的节奏一致”。所有的人,成为了智慧的人,这样的存在的终极方式,就是“去营救每个无知的人”,这样的无知,看似无知,事实却恰恰是那些懂得思索的人,他们“他们背逆上帝,却定居天堂/终日与激流相生,不承认旗帜”….这首诗让我真正认识到一个诗人的孤独,一种远远大于“踏碎自己额头的黄昏”的孤独。
撞见黑石温经天
不能左,不能右
中间是唯一的征途。每一分
每一秒,我们都在浪费脚印
大海就在石头的后面
它来自遥远,但体温适宜枕畔
它融化未完,锤打弥坚
蹲于所有的田野之央
路过的琴弦因心虚而崩
终有一日,天边传来消息
盛大而完美的翅膀包裹了黑石
眨眼不见!人们纷纷昏迷
它的柔软被一只蝴蝶曲折地进入
但必须折骨,必须不哭
才能引春潮涌向万物
才能说服坍塌的人世
大赦狷介的囚徒
王西平评语:
有一段时间,有人反对深奥的诗歌,追求诗的大众化与平民化,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将诗歌赶进廉价的当铺。那些买卖的人,就是那些真正不懂诗歌的人。读经天的诗,让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正是他追求深度意象所带来的效果,犹如他的“黑石”,左右奔突,它的黑完全指引着他“唯一的征途”。这样的“黑石”“它融化未完,锤打弥坚”,内心的坚厚,却抵不过“路过的琴弦”,它最终还是会因“心虚而崩”。
这样的黑石,在经天的笔下,成了一只可以“反刍”的胃,语词紧密,却又不至于让读者“返酸”。这样的黑石,是神性天使,它是“柔软”的,它“眨眼不见”,它用它的佛手轻轻拂过,可以让“人们纷纷昏迷”……这首诗最令我佩服的是,经天没有单纯地去处理他笔下的意象“黑石”,而是把它埋得很深,这样的代价是:“折骨”,甚至“坍塌”,却又不经意间浅浅地露出浮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春潮涌向万物/才能说服坍塌的人世/大赦狷介的囚徒”。
作者简介:温经天,诗人,诗歌评论者,1978年生于河北承德,长年践行新超现实主义风格写作,曾在国内多家期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出版诗集《致不朽之风赞美诗》《旷世书》。主要作品《正见》《证道》《亲爱》《丽萨》《安生》《黑金属》等大型组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