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edee
这是ACW汽车圈采访的第三期。
记得在2015年,
我们曾做过两次采访。
分别是关于媒体和公关的生活与工作。
之后由于各种原因,
中断了。
今年我们将换一种方式,
继续讲述车圈人自己的故事。
今天的主题是:
“那些选择在短视频风口创业的后浪们”
我们采访了6位年轻人。
有些已经在圈内极有名气,
有些已将短视频做得风生水起,
有些刚刚开始发力,
有些则选择跳开熟悉的人际关系,
去新的圈层闯荡……
他们选择离职的原因,
或许各有不同。
但对自己目前的创业选择,
无怨无悔。
过去汽车媒体的舒适圈,我不需要也不怀念
@任海宁
1989年生,《跟你上车》联合创始人
我辞职创业的确有点冲动,或者说这件事情就是得靠理性和感性合力达成。而最后的临门一脚,全赖“感性”。
那是今年年初,几件事同时袭来。
第一是看了B站的跨年晚会,被短视频的用户体验冲击到了!我还看了B站其它的短视频,比如小艾大叔的10个视频,粉丝130万;还有何同学,不到40个视频,都是几百万的播放,粉丝400多万。
汽车之家在B站,6000多个视频,粉丝才19万。
碾压型的,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第二是在车云干了7年,从实习生干到总编辑,确实想自己折腾些新的事情了。想想之前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典型的传统媒体思路——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本科加研究生读了7年,京华时报、央视和网易汽车,然后是车云。
突然觉得,自己的传统媒体人的思维过于强烈了。
那种所谓的精英主义,诸如没文化,没水平,不够文艺,不够有深度,不够干货,不够有思想等等之类的,我都会看不上;还会常常以说教的形式告诉读者,这个事情是这样的那样的。但在现在的年轻人话语体系中,这样的思维几乎活不下去。
第三,也是最终下定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初四还是初五的时候,科比去世了。初七,我爱人的父亲是武汉人,被确诊了新冠。我突然有种“人生不确定的事情太多,有想做的事情就赶紧的”墙裂冲动。
那时,我和爱人一直在北京,她爸妈一直在武汉。那阵子吓死我们了,又回不去……不过现在好了,痊愈了。
初七当晚,我提了离职。
今年3月,我正式成为短视频创业的一份子。
当时,家里人曾和我说应该再准备准备,比如疫情之后再辞职什么的。我觉得还好啦,想做就赶紧做啊!不做永远都有理由。
我也没怎么想太多诸如“做不成怎么办”之类的后路。
创业嘛,就需要一点盲目自信。此外,家人一条心,都健健康康,宝宝每天在家里瞎跑,够了。
两个月来,我发现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和梦想,经历本身就很有趣。比如在看过B站的跨年晚会之后,我就一直在找自己的定位。
搁在两个月前,我会和你说,我们的短视频主打“有温度 有料”。因为我们的节目《跟你上车》,不仅关注车更关注人。我们不枯燥地说车,而是尝试把冰冷的产品与温暖的人情相结合,将汽车回归到人、场景、故事和生活。
但现在,我觉得我们的主打,或者说和其它汽车段视频的最大差异,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思考方向:
一是“年轻化”,尝试拥抱年轻人的话语系统,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二是“出圈化”,尝试覆盖更广的泛汽车用户,在他们心里播下种子。
我们曾经请BOSS直聘的广告导演,帮忙做了一句广告语。他张嘴就是:“跟你上车,没有底线。”
很好,但太炸了。最后我改成了 “跟你上车,今天上谁的车?”
至于商业化……其实现在考虑得不算特别多,用心做好内容,顺其自然就好,正向一点。
不过,最近心态的确在变,变得很微妙,毕竟没有收入还是有点慌——买菜开始问价格了,打车去的地方在马路对面,基本不让师傅掉头了,能省几块是几块。
目前花销还行,团队五个人,到现在没租办公室,大家干活在家,为了省钱,沟通就在各种咖啡馆。再加上注册公司、IP准备、团队工资等等,花了几万块差不多。
我们三个合伙人说好了,在公司有收入前暂时不拿工资——其中一个合伙人,之前他年薪也不低,估计得税后60万了。
发力应该在下半年——人力成本、办公场地、各种运营费用,包括添置设备之类的,增加会比较多,预期每月10万左右。
如今我才真实感受到之前的汽车媒体环境太轻松,日子太舒服。
不过,这种太舒服的日子,我并不需要也并不怀念。我也认为没必要为自己留什么后路,就怕自己不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