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古诗的起源,燕子楼诗三首译文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8 07:53:32

宋代大文豪苏轼《永遇乐》中有:“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等语。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的文天祥,有《燕子楼》一诗,其中有:“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等句。

元代萨都刺《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中有:“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等曲句

前人咏燕子楼诗句颇多,不一一列举。

燕子楼古诗的起源,燕子楼诗三首译文(5)

白居易逼死关盼盼,赠诗“讽至其死”。

白居易诗:“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盼盼得诗, 泣曰: 妾非不能死,恐百载之后,人以我公重于色。乃和白诗云:“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白居易“逼死”关盼盼的情节,成型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后人均以此为蓝本。

燕子楼古诗的起源,燕子楼诗三首译文(6)

原文:

乐天有《和燕子楼诗》,其序云:“徐州张尚书有爱妓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予为校书郎时,游淮泗间,张尚书宴予,酒酣,出盼盼佐欢,予因赠诗,落句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尔后绝不复知,兹一纪矣。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绘之访余,因吟诗新,有《燕子楼诗》三首,辞甚婉丽,诘其由,乃盼盼所作也。绘之从事武宁累年,颇知盼盼始末,云张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于今尚在。

盼盼诗云:‘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又云:‘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又云:‘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余尝爱其新作,乃和之云:‘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愁来只为一人长。’‘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忍教红粉不成灰。’又赠之绝句:‘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后仲素以余诗示盼盼,乃反覆读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载之后,人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是玷我公清范也,所以偷生尔。’乃和白公诗云:‘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盼盼得诗后,往往旬日不食而卒,但吟诗云:儿童不识冲天物,谩把青泥污雪毫。

燕子楼古诗的起源,燕子楼诗三首译文(7)

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燕子楼古诗的起源,燕子楼诗三首译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