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作方法来赏析傅雷家书,傅雷家书阅读感悟和概括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9 05:33:42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由赵本山和范伟表演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主要讲述了氓牛屯红高粱模特队为了进京演出成功,领导特意从城里给他们带来一位专业的模特教练(范伟饰演)对模特队进行集训,而引发的一啼笑皆非的故事。

用写作方法来赏析傅雷家书,傅雷家书阅读感悟和概括(1)

小品《红高粱模特队》 /网络

其中有个情节记忆深刻,范伟教赵本山走台步,他居然联想到打农药。现在想来这完全是人思考的本能啊。赵本山地地道道的农民,整天种地,最最熟悉莫过于种地那些事,所以在范伟教他走台步时,他才能自主自发的联想到打农药上,实在真是干啥的说啥,卖啥的吆喝啥。

而我,自从高考结束之后,就再没有正儿八经的写过文章。工作总结都是靠着度娘东拼西凑出来,并且一用就是多年。从去年决定开始写作起,每天思考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写出漂亮的文章?什么时候能够妙笔生花?也无怪乎在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居然能够读出写作的感悟了。

傅雷家书始于1954年1月18日,终于1966年6月13日,跨度长达13年,傅雷对长子傅聪的教育就是靠着一封一封的家书完成的。家书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宗教、戏曲、音乐、文学、哲学、绘画,当然还有一些做人、处事、生活的智慧,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处理感情?如何规划生活?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财富,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想就我理解的关于写作的几点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

1、写作心态: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

去年注册头条,开始了自己的自媒体写作之路。年底加入了一家MCN机构后,日常通过微信群交流,群主每天都会在群里发一些激动人心的消息。如有些人获评月度优质账号,有人文章获得青云计划奖励,有人微头条破百万、破千万,日涨粉过千。

但是看看自己,每天绞尽脑汁写出的头条阅读量了了,浪费了诸多脑细胞也出的文章阅读量个位数。两相对比,真是让人上火,是口腔溃疡、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的、真真切切的着急上火。时间一久,心情跌到低谷,信心跌落了一地。

用写作方法来赏析傅雷家书,傅雷家书阅读感悟和概括(2)

读《傅雷家书》时,有一封信描写的是傅雷知道傅聪语言学习。在文中,傅雷以自己学习法文为例,告诫傅聪: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他还说:学的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

我想写作就是这样的一种学问,需要慢慢积累,坚持不懈写作,方能成就的一件事情。

2、阅读:不宜老拣轻松的东西当作消遣

阅读也不宜老拣轻松的东西当作消遣;应当每年选定一两部名著用功细读。不仅如此,还要反复细读,转换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最近关于这方面的感受挺深。

以前上学时候,看到很多小说。诸如金庸先生的"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雪连天射白鹿"几乎都看过,而且是废寝忘食的看过,因为情节太吸引人了!但是你要问我记住了哪些?除了知道小说男女主角的感情归属、各人武功高低、谁人好谁人坏之外,要说细节,简直是不能!

更遑论现在看的一些网络小说了,动辄百万字的小说,看着看着一些早早领饭盒的配角,姓名都记不大清楚了。这样的读书,除了当时的亢奋、激动,会有用吗?

用写作方法来赏析傅雷家书,傅雷家书阅读感悟和概括(3)

阅读

所以,这些轻松愉悦类的东西,作为情绪苦闷时候的调节剂,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类书籍的分量着实是轻了些。

3、多写:将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

以前,有时看朋友圈中转发的文章,有这样一种感觉:水平也就这样,我也能写出来。但是当自己真正动笔写文的时候,发现真不是那么一回事。有时心中这样想的,表达出来却成为了另外一种意思;有时意思是表达清楚了,遣词造句与人家相差万里,只差没用大白话说出来了。

写作真是应了那一句老话:看事容易做事难!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这样写道:"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用写作方法来赏析傅雷家书,傅雷家书阅读感悟和概括(4)

写作

写作是个技术活,只有多写多练,方能孰能生巧。哪怕写不成文章,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也是对一天的总结。而且这个总结的内容,可以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所以,不管怎样,先行动起来,放平心态、多读多写,其它的交给时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