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国的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史书上就有关于车船的记载。
到了唐代,一位叫李皋的人更是发明了一种新的车船。这种车船的舷侧装有两个轮子,所以又叫车轮船。到了宋代,车船被大量应用,木匠高宣是造车船的名匠,曾造了大小车船10余种,车船上装有2~8个车轮,最多时装有24个车轮。南宋时,曾出现过有三层高、可乘坐千人的大型车船。 直至明代中期以后,在中国还有多种形式的车船得到了应用。甚至到了20世纪初,中国南方还存在少量的车船。可见,车船对中国船舶的发展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台蒸汽船复原品
在船舶动力发展史上,蒸汽机被用在船舶上并成为船舶动力是极应受到称赞的事。早在1690年,就有法国人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来推动船舶,但因当时还没有可供实用的蒸汽机,故设想根本无法实现。 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把蒸汽机装在船上,用来带动一组普通的木桨,由于航速慢,未能显示出其优越性。1802年,英国人西明顿采用了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船“夏洛蒂·邓达斯号”。这是一艘木壳船,船上装有蒸汽机,带动一个尾部明轮。由于它在航行时产生较大的波浪,因而受到拖船业主反对,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就此被扼*在“摇篮”里。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制造了一艘蒸汽机轮船“克莱蒙特号”,它也用明轮推进。“克莱蒙特号”在美国哈得孙河上试航获得了成功,从此,蒸汽机轮船得到广泛应用,富尔顿的发明揭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 蒸汽机轮船使用的推进工具是明轮,所以又称明轮船。明轮是在转轮的外周装上叶片,成为旋转的桨轮,装在船舶两舷或船尾。明轮船利用蒸汽机带动明轮,使桨轮转动,桨轮上叶片拨水,推动船舶前进。根据其位置,明轮可分为舷侧明轮和船尾明轮,装在舷侧部位的是舷侧明轮,装在船尾的则是船尾明轮。 尽管明轮推进器要比竹篙、划桨和摇橹等推进工具先进一些,但它的结构仍显笨重,效率也较低。特别是遇到风浪,明轮叶片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时,船舶会因受风力所阻而不能稳定航行。何况,明轮的叶片在使用时极易损坏。
正在试航的“克莱蒙特号”及其机械装置
在明轮推进器的基础上,有人发明了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又称螺旋桨,有3~6片叶片,表面呈螺旋形,叶片有宽有窄,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通常,螺旋桨装在船尾。当桨叶转动时,叶片击水,水的反作用力成为船舶推动力。螺旋桨的出现和应用被称为船舶工具的一大进步。螺旋桨重量轻、效率高,无论跟什么动力机械配合都很合适。同时,螺旋桨结构简单、牢固,又深入水下,受到良好保护,不易损坏。所以,螺旋桨自然而然取代了明轮,成为船舶的主要推进工具,现代船舶大多以螺旋桨推进。明轮船就这样悄悄地退出了航运舞台。
工人正在检查螺旋桨
虽然螺旋桨取代了明轮,明轮船被淘汰了,但因为叫习惯了,用螺旋桨推进的船至今仍被称为轮船。
螺旋桨
蒸汽船
早期的轮船是用明轮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