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法和措施,个人读书具体措施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7 21:22:40

身边有很多朋友也想开始阅读,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买了很多书却一直还没开始读;还有的朋友,他们一拿起书就犯困,读不下去。要怎样才能做到坚持读书呢?

今天在这里分享我4年多的时间里总结的读书方法,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

我是从2016年7月开启读书计划的,一共阅读了360多本书。对于一年读好几百,甚至上千本的超级达人来说,我的阅读量算不得什么,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变。

读书方法和措施,个人读书具体措施(1)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认为有一件事情非常有必要,那就是问问自己:你希望通过阅读获得什么?你为什么要坚持阅读?你心中的答案,将是你不断行动的驱动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更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发现自己的局限,开阔自己的视野。阅读也帮助我了解更多优秀的世界观、价值观。

作家蒋方舟所说: 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他的价值观就只好由亲朋好友来决定。

所以,通过读书,迅速打开视角,让知识为自己所用,才是明智之举。

读书方法和措施,个人读书具体措施(2)

况且,那么多“日理万机”的成功人士尚且在利用碎片时间读书,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加没有理由和借口去懈怠。

那么,应该如何读书,有哪些高效的读书方法呢?我总结了7种读书方法,亲测好用,分享给你。

1.目录提问法

当我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不会先看书里的内容,而是先看它的书名、封面,以及目录。

尤其是目录。阅读目录时,脑海里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会把这些疑问写在便签纸上。之后,带着这些问题,开始阅读书籍,在书中去逐一寻找答案。

利用目录提问法去阅读比起漫无目的地阅读,更有收获。可以更好地了解书中的内容,解决心中的疑问,促进结构化思维的构建。

2.通读法

通读是指把一本书从头到尾阅读一遍,了解一本书的全貌。大多数人用的都是这个方法。阅读一些比较经典的、需要精读的书籍时,我也会运用这个方法。

阅读时,先看它的书名、封面、目录,然后阅读序言,了解内容概要,对书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带着心中的疑问,再进入到正文的阅读。

整本书阅读完后,可根据需要,对不太理解的章节内容,再次阅读,加深理解。

通读法能对一本书的内容、结构建立全面的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路径、理论架构,提升自己的总结和思考能力。

读书方法和措施,个人读书具体措施(3)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跃式的读书方法,跳过你不感兴趣的或者你认为不重要的内容,直接阅读你感兴趣的或者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当阅读的书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会发现有的观点或者有的内容,曾经已经多次阅读过,也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了,那么再次阅读到时,是可以跳过这部分的内容的。

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段落的观点,可快速、高效达到阅读效果。

4.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快速阅读法,通过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率。

在速读的过程中,有三个可以提高速度的方法,分别是:提高专注力、避免回读、减少默读。

提高专注力

要想提高速读的速度,需要先提高专注力。有没有发现当你聚精会神地阅读时,阅读的速度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但如果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刷抖音,阅读速度就会下降很多,有时读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书在讲什么。

可以在阅读时先把手机调静音,给自己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接着,设置一个闹钟,每次20-30分钟,先训练自己每次专注阅读20-30分钟,以此提高自己专注阅读的能力。

读书方法和措施,个人读书具体措施(4)

避免回读

回读是指你在阅读时,不明白这段内容在讲什么,或者担心自己漏掉了什么,然后倒回去重新阅读。

如此反复多次的话,有可能会因此而丧失阅读的兴趣,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甚至有了挫败感,从而放弃阅读。

别纠结了,你想要的答案不一定在前面,它可能在后面。继续往后读吧,当你完整地读完这个章节或者这本书时,可能答案就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了。

减少默读

默读是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习惯在心里跟着一字一句地默念,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默读”或“心读”。

前几天,就有一个朋友来问我,为什么自己看书的速度那么慢,像小学生看书一样,一行一行地默读,很费时间,但又不知道怎么改正。

默读这个方法,用来背英语单词是很不错的,能够增加理解。但是在绝大多数非专业的文章中,超过50%以上的词汇都是基础词汇,我们早已掌握了。不停地重复默念这些字词,对理解文章一点儿帮助也没有。

所以,不必浪费时间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默念出来,这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还造成记忆力分散。除非是一些专业的术语,才需要默读几遍。

可以用手指法来克服默读的习惯。用手指或一根细长的笔在书籍上进行快速移动,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阅读的速度跟不上手指或者笔移动的速度,这是正常的,时间久了就适应了。

对于默读这个习惯,不要焦虑。当阅读速度提升上来后,默读出现的频率自然会得到缓解。

读书方法和措施,个人读书具体措施(5)

5.碎片时间阅读法

碎片时间阅读法是指利用时间管理的理念,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

碎片时间分为:被动的碎片化时间,比如等车时,或者排队时;主动的碎片化时间,每天主动抽出一段时间来阅读,比如前文说过的20-30分钟时间。

我喜欢在动车上、飞机上阅读,也会在各种需要排队的场合阅读。经常有朋友问我,在公共场合看书会不会有点不好意思?

我通常会回复他,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别人刷手机都不会不好意思,我看书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况且我也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都是匆匆的过客,不重要。

哪怕每次只看几页,但日积月累,数量就很可观。一个月读1-2本,一年就有12-24本;一个月读3-5本,一年就有36-60本;一个月读8-10本,一年就有100本左右,这就是读书的力量。

6. 精读法

精读法是指全面阅读书籍,将书中每一细节完全读懂读透,要求的是阅读深度。

对于专业需要、考试需要,或者自己认为的经典书籍,都可以采用精读法,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这几年陆续考了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的资格证,在考证、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的就是精读法。

我会配合写读书心得、读后感,查阅相关主题书籍和资料等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读书方法和措施,个人读书具体措施(6)

7.主题阅读法

主题阅读法就是同时阅读多本同一个主题的书籍。可以说是帮助小白进入专业领域的过程中,会运用到的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

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在研究“时间管理”这个主题。我就把这一主题的多本书都找来,一本接着一本,在那一段时间看完。

从中找到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快速把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搭建起来,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灵活运用。

可能有的朋友在这个时候会问,应该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呢?

首先,要明确目的、确定主题。你想开始哪一个主题的阅读,想要通过主题阅读获得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接着,建立书单。可以去豆瓣搜索相关主题,看看书友们有什么推荐。入手评分高的几本书。

书籍到手后,运用前文提到的“目录提问法”开始阅读书籍。读完这些书后,一个主题知识的框架就树立了基本的雏形。

这个时候,可以整理一下这些书籍的知识点,将重要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二次阅读。

最后,和身边的朋友进行交流,或者在朋友圈进行分享。输出,是最好的学。这不,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最好的学”。

以上7个方法,可以根据情况自选一二,也可多种结合运用。总的来说,合适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朋友们,轻松实现自己每年的阅读目标。

关注我: 一起阅读,共享美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